《独坐敬亭山》课件重点.ppt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独坐敬亭山》课件重点

学习古诗的方法 1、知作者、释诗题 2、多诵读、抓字眼 3、明诗意、悟诗情 1、知作者 2、释诗题 敬亭山:古名昭亭山,又名查山。在安徽省宣州市北5公里,山高286米。原有翠云庵、广教寺、穿云亭、丹梯亭、额珠楼、太白楼等古迹,今已无存。诸胜迹中仅有山南麓之双塔与古昭亭石坊。唐代诗人李白在此赋诗,此山遂名于天下。 独:独自一人。 敬亭山风景欣赏 3、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离开长安后,经过了长达十年的漫游,来到宣城时所写。在长期的飘泊生活中,他饱尝了世态炎凉的滋味,增添了孤独寂寞之感,然而傲岸倔强的性格仍一如既往。这期间,他写了大量的借游山、饮酒的方式排遣苦闷的诗,也写了许多寄情山水、倾诉内心情感的诗。 这首诗作于天宝十二载(753)秋游宣州时,距他于天宝元年(742)被迫辞官离开长安已有整整十年时间了。长期飘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此诗写独坐敬亭山时的情趣,正是诗人带着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与寂寞的感情,到大自然怀抱中寻求安慰的生活写照。 4、朗读 5、抓字眼 哪一个字词的意思不理解? 看看课本的注释, 查查字典, 问问老师。 四人一小组能解决吗? 6、明诗意 众鸟:鸟儿们; 高飞尽:都飞远了; 孤云:一片白云; 独去闲:独自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从这两句诗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李白很孤单、寂寞) 古诗概意:天上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天上的那片云也悠闲地飘向远方。我看着山,山看着我,怎么看也不觉得满足。只有敬亭山才是我最知心的朋友。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相看:对看; 厌:满足。 (“我”和敬亭山对看总不感到满足。) 7、悟诗情 开篇写到: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长期飘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本句写出了正是诗人带着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与寂寞的感情。 面对着相看两不厌的敬亭山,在诗人心中,此时的敬亭山就像诗人的什么人?他会对李白说些什么呢? 面对着鸟飞尽,孤云去的寂寞,让诗人感到欣慰的是什么?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我见青山多妩媚, 料青山见我亦如是。 ——辛弃疾诗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看似写眼前之景,其实,把孤独之感写尽了: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寂寞的长空上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因此,这两句是写“动”见“静”,以“动”衬“静”。这种“静”,正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能给读者以联想,并且暗示了诗人在敬亭山游览观望之久,勾画出他“独坐”出神的形象,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 8、诗中的写法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运用拟人的手法写诗人与敬亭山的相知之情。鸟儿飞走了,云飘远了。诗人只有静静地凝视着敬亭山,而敬亭山似乎也一动不动地看着诗人。此刻诗人十分动情,世上大概只有它还愿和我做伴吧,真是难得一知己。“相看两不厌”,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互为知己的感情。“相”“两”二字同义重复,把诗人与敬亭山紧紧联系在一起,表现出一种惜惜相怜的感情。结句中“只有”两字也是经过提炼的,突出了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 谢谢大家

文档评论(0)

447770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