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与植物说课.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生菌根菌属于接合菌亚门内囊霉科中的一些属种:无柄孢囊霉属、硬内囊霉属 VA菌根多形成于禾本科和豆科植物。 兰花植物特异地与密环菌和枯丝核菌形成内生菌根,兰花种子萌发能力增大。 丛枝菌根同植物的关系: ①植物光合作用为真菌的生长发育提供碳源和能源。 ②丛枝菌根增加了根圈的范围,增加了根系对水分的吸收,提高植物的抗旱能力,改善植物营养条件。 ③丛枝菌根在植物吸收养料中的作用:扩大根系吸收范围,提高了从土壤溶液中吸收养料的吸收率。 ④促进根圈微生物的固氮菌、磷细菌生长,并对共生固氮微生物的结瘤有良好的影响。 ⑤与植物病害关系:有好有坏,不清楚。 增加植物根系对水分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增加植物根系对磷素的吸收: 菌根真菌分泌生长激素刺激根系生长。 (2)菌根对植物的作用 分泌植素酶、磷酸酶,增加对有机磷化物的分解; 菌根菌可打破根系的抑磷圈,增加磷的吸收。 菌根菌不能纯培养,必须通过含有内生菌根的根块进行接种。 植物为菌根菌提供定居场所,供给光合产物; 菌根菌的菌丝纤细,表面大,可扩大根系吸收面积,如1mg直径为10μm的菌丝的吸收功能,相当于1600mg直径为400μm的根; 菌根菌能活化土壤养分特别是有机、无机磷化物,供植物利用; 菌根菌合成某些维生素类物质,促进植物生长发育。 菌根菌和植物间在共生作用中的生理分工 小结 3. 根瘤 微生物与植物建立共生关系的一个最有实际意义的例子——植物根瘤和其中的根瘤菌之间的互惠共生关系,因为有了这种关系对于保持土壤肥力,增加农作物产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1)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固氮 参与结瘤的细菌有根瘤菌、固氮根瘤菌和缓慢根瘤菌。 固氮根瘤菌能在热带豆科植物茎上结瘤,并以游离生活状态利用N2进行生长(其它根瘤菌没有此功能) 根瘤菌固定大气中的气态氮为植物提供氮素养料; 豆科植物的根的分泌物能刺激根瘤菌的生长,同时,还为根瘤菌提供保护和稳定的生长条件。 根瘤菌和豆科植物共生—根瘤(共生体) N素营养 C素营养 根瘤菌是G-、化能异养及好氧的中温微生物,能在土壤中营腐生生活,有少数种类自生固氮,但只有在与豆科植物共生形成的根瘤中才能进行旺盛的固氮作用。 细菌 植物根 细菌增殖 根分泌物 氧化成IAA 分泌色氨酸 未知辅助因子 根毛卷曲和分枝,围绕细菌生长 细菌多糖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分解果胶,促进细菌侵入 根瘤菌在受感染细胞中大量繁殖,形成类菌体,并使根形成根瘤 在根瘤形成过程中植物根与根瘤菌之间的相互关系(P68) 豆科植物和根瘤菌的互惠共生关系具有严格的特异性,由于豆科植物产生趋化物质和根瘤菌在根毛上具有特异结合位点有关。 类菌体细胞中具有固氮能力,但需要微量元素Mo、Co和Cu以及大量的S和Fe,固氮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ATP。 根瘤中含有豆血红蛋白,作为电子载体给根瘤提供O2以便合成ATP,同时保护了对O2高度敏感的固氮酶。 豆血红蛋白血红素部分是由根瘤菌基因编码合成,而球蛋白部分是由植物细胞基因编码合成的,但须由根瘤菌诱导才能产生。 N2还原过程的副反应是产生H2,H2的产生浪费植物光合作物所产生的能量并降低固氮的产量。 环境条件对于根瘤菌生长和感染根毛的能力有显著的影响。 温度:根瘤菌为中温菌,但能抵抗低温条件(最低5℃),能抗中温(40℃)。 pH值:某些根瘤菌对低pH值敏感,在酸性土壤中不能感染根毛。 许多土壤真菌和细菌对根瘤菌具有拮抗效应。 某些蛭弧菌和病毒能寄生在根瘤菌中。 与非豆科植物共生的放线菌在1978年以后才陆续分离获得纯培养。 已知有192种乔木或灌木能与弗兰克氏放线菌共生形成根瘤并固定空气中的氮气,其固氮效率可达到每年100~200kg/ha氮素。 (2)弗兰克氏放线菌与非豆科木本植物的共生固氮 能固氮的非豆科植物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抗逆能力,可以作为荒山、海滩和沙漠绿化的先锋树种,在改善生态环境,解决农村燃料和饲料来源及林业生产等方面均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非豆科木本植物主要有:桤木、木麻黄、杨梅、马桑、沙棘和胡颓子等。 二、微生物与植物其他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 附生生物(Epiphytic microorganisms): 附着在植物的树干、叶子和果实表面的微生物群体,包括异养菌、蓝细菌、酵母菌等。 由于植物表面的环境暴露在空气中,并受直射光、周期性干燥和较大幅度温度变化的影响,因此多数附生微生物具有色素、保护性厚壁及适当的传播机制,以利于它们在这一特殊生境中的生存和发展。大多数附生微生物存在于植物的叶背和叶鞘内。 细菌:假单胞菌属、乳酸细菌属、黄单胞菌属和葡萄球菌属等。 真菌:最常见的有酵母中的掷孢酵母属(Sporobolomyces)、红酵母属和球拟酵母属等,其中掷孢酵母能产生掷孢子向外放射,是叶际最常见的类群。 其它属于子囊菌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