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课的活动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doc

品德课的活动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品德课的活动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品德课活动化教学存在的 问题及对策建议 富阳市实验小学 吴丽珍 内容摘要:品德课活动化教学存在着“图热闹、图形式、图新鲜、图顺利”等问题,影响了品德课教学目标的真正达成,因此,必须注重设立明确的活动目标,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优化活动内容,加强对活动的调控。 关键词:品德课 活动化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活动性的综合课程,教育部颁发《小学思想品德课与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修订)》强调:“在活动中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由此,教师们在品德课的教学中纷纷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力争做到“四个解放”,即:解放学生的眼睛,让他们“看一看”;解放学生的嘴巴,让他们“议一议”;解放学生的大脑,让他们“想一想”;解放学生的双手,让他们“做一做”。唯恐自己的品德课堂教学被批评为“传统、死板”,有的甚至走入“活动教学”误区,以为品德课一旦贴上“活动”的标签,就是实施了新课程改革,就是一堂有生命活力的课,就能很好的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在这种未能正确理解“新课标”而形成的有所偏差教学理念支配下,一些品德课变成了“游戏课”、“表演课”、“玩耍课”、“应景课”、“门面课”等,气氛固然热闹,你方唱罢我登场,然而一堂课下来学生心灵不起半点涟漪,情感熏陶、品德发展无从谈起。 一、品德课活动化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应该说,绝大多数教师都已经主动地改变传统思品课的课堂教学方法,不再只重视知识的传承,不再忽略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而是通过多种努力,尽力使学生在活动中明白道理,受到教育,从而提高德育实效,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一旦遭到扭转后,必然有一些问题会出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体现在品德课教学的活动化问题,有的教师的理解过于简单肤浅,操作过于随意死板,急于求成,导致有些课堂活动图热闹、图形式、图新鲜、图顺利,影响品德课教学目标的真正达成。 (一)图热闹,活动设及缺乏明确教学目标。 少数教师上课时,课堂上既组织学生进行比赛、辩论,又进行小品演示、诗歌朗诵,学生参与的面很广,积极性也很高,发言很热烈,场面可以说是热闹极了。然而一节课下来,学生除了对活动过程本身产生兴趣,热闹过后却讲不出到底明白了什么道理,实际效果不佳。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教师在设计活动时没有明确活动的目标,这些形式只是为图热闹而使用,教学过程并没有把教学要求落到实处。例如“行行出状元”的教学中,穿上状元服、戴上状元帽,开场白:“在下状元先生,听说现代社会也有一些人被称为状元,同学们,哪种人可以被称为是现代状元呢?”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刻被调动起来,。“动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根据具体的学生背景、区域、学校特点和条件,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内容越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道德观念越易被学生认同、接受。教育家赞科夫说:“如果真正的、广阔的生活冲进教室的门而来到课堂上,教室的天地就开阔了”。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要真正做到不脱离课标,不拘泥教材,让社会生活,让社会生活走进课堂。如在《品德与社会》“家庭因我更美丽”一课时,拍摄了学生家庭生活的小片断,将学生的切身生活作为教学内容搬进了课堂,增加了教育的真实感、亲近感,更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如《让世界充满爱》一课,就可以利用国际社会对灾民的援助实例引入课堂。这比教材中的典型事迹内容更贴近学生。选取学生听得到、摸得到的例子,学生不会产生一种“虚幻”的感觉,有利于提高学生课堂教学的“真实性”。 学生的品德形成是螺旋上升的,学生的知识形成有其阶段性的不同。应根据学生知识形成阶段设计活动。例如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期与下期中都有对家庭生活关注的内容,上期的要求是体会父母工作的艰辛和不易,下期则侧重于学生对家庭生活的参与和对父母家人爱的表达。因此,上期适宜开展观察和交流活动,而下期开展实践汇报活动更为合适。如教学《诚实》,在学生的头脑中已存在“老实人吃亏”“说真话倒霉”等消极观念,课堂上就要允许学生暴露真实的思想。先让学生说出阴暗的一面(占了小便宜,产生危害);再让学生例举光明的一面,结合电视媒体报道的成克杰的下场,许振超、牛如儒的事迹(使学生明白老实人吃亏是暂时的,社会上诚实的人是主流)。信息时代的学生见多识广,思维活跃,随着学生接触社会面的增大和学校网络的建设,开放社会里的各种社会现象,如腐败问题,拜金主义,分配不公等问题尽收眼底。学生希望老师给予解答,但又不希望老师讲大话、空话、套话。在这种真实的心灵撞击中树立正确的观念,激起学生对腐败现象、弄虚作假、金钱主义的憎恶。课堂活动都是预设的,但活动的过程和活动的结果却是现场生成的,从表面上看,这两者似乎水火不融,但其实这两者并不矛盾,所以,活动前要有明确的要求,活动中要善于发现问题,有选择地加入到小组学习中,收集学生活动的情况,对于不会的、偏离

文档评论(0)

h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