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6.3 10 吉比特以太网 10 吉比特以太网与 10 Mb/s,100 Mb/s 和 1 Gb/s 以太网的帧格式完全相同。 10 吉比特以太网不再使用铜线而只使用光纤作为传输媒体。 10 吉比特以太网只工作在全双工方式,因此没有争用问题,也不使用 CSMA/CD 协议。 * 端到端的以太网传输 10 吉比特以太网的出现,以太网的工作范围已经从局域网(校园网、企业网)扩大到城域网和广域网,从而实现了端到端的以太网传输。 这种工作方式的好处是: 成熟的技术 互操作性很好 在广域网中使用以太网时价格便宜。 统一的帧格式简化了操作和管理。 * 课件制作人:谢希仁 以太网从 10 Mb/s 到100 Gb/s 的演进 以太网从 10 Mb/s 到 100 Gb/s 的演进证明了以太网是: 可扩展的(从 10 Mb/s 到 100 Gb/s)。 灵活的(多种传输媒体、全/半双工、共享/交换)。 易于安装。 稳健性好。 3.6.4 使用高速以太网进行宽带接入 以太网速率已提高到 1 ~ 10 Gb/s ,所覆盖范围也扩展到了城域网和广域网,因此现在人们正在尝试使用以太网进行宽带接入。 以太网接入的重要特点是它可提供双向的宽带通信,并且可根据用户对带宽的需求灵活地进行带宽升级。 采用以太网接入可实现端到端的以太网传输,中间不需要再进行帧格式的转换。这就提高了数据的传输效率和降低了传输的成本。 * 以太网接入举例:光纤到大楼 FTTB 100 M 10 M 10 M 100 M 吉比特以太网 光结点汇接点 1 Gb/s 1 Gb/s 高速汇接点 GigaPoP * 小结 数据链路的概念 数据链路的协议数据单位? 数据链路的三个基本问题? 局域网?以太网 适配器?以太网的硬件地址 CSMA/CD? 集线器 网桥? 交换式集线器(以太网交换机) * 思考题 3-03 3-04 3-13 3-15 3-18 3-19 * 本章作业 3-28 3-3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5 扩展的局域网3.5.1 在物理层扩展局域网 主机使用光纤和一对光纤调制解调器连接到集线器 以太网 集线器 光纤 光纤 调制解调器 光纤 调制解调器 * 某大学有三个系,各自有一个局域网 用多个集线器可连成更大的局域网 三个独立的碰撞域 一系 二系 三系 碰撞域 碰撞域 碰撞域 * 用集线器组成更大的局域网都在一个碰撞域中 一系 三系 二系 主干集线器 一个更大的碰撞域 碰撞域 * 优点 使原来属于不同碰撞域的局域网上的计算机能够进行跨碰撞域的通信。 扩大了局域网覆盖的地理范围。 缺点 碰撞域增大了,但总的吞吐量并未提高。 如果不同的碰撞域使用不同的数据率,那么就不能用集线器将它们互连起来。 用集线器扩展局域网 * 在数据链路层扩展局域网是使用网桥。 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它根据 MAC 帧的目的地址对收到的帧进行转发。 网桥具有过滤帧的功能。当网桥收到一个帧时,并不是向所有的接口转发此帧,而是先检查此帧的目的 MAC 地址,然后再确定将该帧转发到哪一个接口 3.5.2 在数据链路层扩展局域网 * 1. 网桥的内部结构 站表 接口管理 软件 网桥协议 实体 缓存 接口 1 接口 2 A B C 接口 1 1 1 1 2 A C E 2 B D F 2 站地址 接口 网桥 网桥 D E F 接口 1 接口 2 接口 2 * 网段 两个以太网通过网桥连接起来,称为更大的以太网 转发表 过滤通信量。增大吞吐量。 使用网桥带来的好处 * 网桥使各网段成为隔离开的碰撞域 扩大了物理范围。增大了整个以太网工作站的最大数目。 提高了可靠性。网络出故障时一般只影响个别网段。 可互连不同物理层、不同 MAC 子层和不同速率(如10 Mb/s 和 100 Mb/s 以太网)的局域网。 使用网桥带来的好处 * 存储转发增加了时延。 在MAC 子层并没有流量控制功能。网络负荷重时,可能导致帧丢失 网桥只适合于用户数不太多(不超过几百个)和通信量不太大的局域网,否则有时还会因传播过多的广播信息而产生网络拥塞。这就是所谓的广播风暴。 使用网桥带来的缺点 * 集线器在转发帧时,不对传输媒体进行检测。 网桥在转发帧之前必须执行 CSMA/CD 算法。 若在发送过程中出现碰撞,就必须停止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