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10植物的激素调节(讲学案)Word版含解析.doc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10植物的激素调节(讲学案)Word版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10植物的激素调节(讲学案)Word版含解析

【2016考纲解读】 1.从考查内容上看,主要表现在对生长素的发现与作用,其他植物激素及其应用的考查。 2.从考查角度上看,多以图示实验操作过程为知识背景对生长素的发现、作用进行命题考查,联系生活生产实际以植物激素及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为材料进行命题考查。 3.从命题趋势上看,预计201年高考命题仍然趋向于对生长素相关实验设计与分析,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及应用进行命题。 一、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 1.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科学家 实验处理方法、现象 实验结论 达尔文 单侧光使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影响,传到伸长区后,会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 詹森 胚芽鞘顶尖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块传递给下部 拜尔 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温特 ⑤与⑥对照说明: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促进生长的物质,且向下运输,促进下部生长 2.生长素的运输 (1)极性运输 (2)非极性运输: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通过韧皮部的筛管进行非极性运输。 (3)横向运输: ①原因:在某些刺激(如单侧光、地心引力等)影响下,生长素在能感受刺激的部位(如胚芽鞘的尖端)发生横向运输(不接受刺激的部位不能发生横向运输)。 ②实验证据:云母片插入法。 经过一段时间后,生长素含量EC=DF。 3.生长素的生理功能——两重性  (1)表现 (2)实例: ①不同植物对生长素敏感性不同——双子叶植物敏感性高于单子叶植物(如图甲)。 ②同一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敏感性不同——根、芽、茎敏感性依次降低(如图乙)。 ③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器官作用效果不同,一般表现为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如图乙),且在促进植物生长的最适浓度两侧,存在两种浓度的生长素促进效果相同。 二、植物激素及其应用 1.植物激素归纳 名称 产生部位 生理作用 对应生长调节剂 应用 生长素 幼根、幼芽及发育的种子 促进生长,促进果实发育 萘乙酸、2,4D ①促进扦插枝条的生根;②促进果实发育,防止落花落果;③农业除草剂 赤霉素 幼芽、幼根、未成熟的种子等幼嫩的组织和器官里 ①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长高;②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赤霉素 ①促进植物茎秆伸长;②解除种子和其他部位休眠,提早用来播种 细胞分裂素 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如幼嫩根尖) ①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②延缓衰老 青鲜素 蔬菜贮藏中,常用它来保持蔬菜鲜绿,延长贮存时间 乙烯 植物各部位,成熟的果实中更多 促进果实成熟 乙烯利 促进果实成熟;处理瓜类幼苗,能增加雌花形成率,增产 脱落酸 根冠、萎蔫的叶片等 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衰老与脱落 矮壮素 落叶与棉铃在未成熟前的大量脱落 1.植物激素的概念理解  (1)植物激素是在植物体的一定部位合成的微量有机物,激素种类不同,化学本质不同。 (2)具有远距离运输的特点,激素种类不同,运输的方式和方向不一定相同。 (3)具有调节功能,不参与植物体结构的组成,也不作为植物的营养物质。 2.植物激素间的相互关系 (难点、易混点) 不同种类的植物激素,大都存在于同一植物体内,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受多种激素协调作用的。 (1)生长素和赤霉素在促进生长、果实发育等方面具有协同作用,但赤霉素还能解除种子休眠。 (2)乙烯和脱落酸在促进果实成熟、脱落等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三、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1)反射弧的5个基本环节和兴奋传导方向: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2)反射需要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反射弧中任何一个环节中断,反射即不能发生。但在反射弧的前三个环节(感受器、传入神经和神经中枢)完好的情况下能产生感觉,产生感觉不属于反射。 反射弧中兴奋的单向传导,取决于突触部位兴奋的单向传递。 2.兴奋的传导特点及分析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在神经元间传递过程的比较 过 程 神经纤维 刺激→电位差→局部电流→局部电流回路(兴奋区) →未兴奋区 神经元间 突触小泡→递质→突触(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下一神经元细胞体或树突 (2)兴奋传导方向与特点的比较 ①在神经纤维上:由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双向传导 a.在膜外,兴奋传导的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相反。 b.在膜内,兴奋传导的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相同。 ②在神经元之间:由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单向传递 a.是由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过程。 b.由于突触的单向传递,使得整个神经系统的活动能够有规律地进行。 3.突触与递质 (1)突触的类型 ①轴突—树突型突触: ②轴突—胞体型突触: (2)递质 ①概念:递质是神经细胞产生的一种化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