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武汉市现存近代历史革命遗迹的调查报告全解.ppt

武汉市现存近代历史革命遗迹的调查报告全解.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武汉市现存近代历史革命遗迹的调查报告全解

武汉市近代历史革命遗迹 调查报告 自动化1506班刘永 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阅马厂北端,又称“红楼”,原来是清政府于宣统元年(1909年)所建的湖北省咨议局大楼。此楼为两层,砖木结构,楼面阔(长)73米,进深42米。它直接采用了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行政大厦和会堂的建筑形式,大楼平面呈“山”字形,前方及两翼是门厅和办公室,后方正中为会堂,门前的门廊突出,屋顶正中有圭形钟楼。旧址面对阅马场,院门外立有孙中山铜像。 ???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取得了成功,即在此楼组建成革命军政府,发布了第一号布告,宣布废除清朝的帝制,结束了统治了中国人民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建立中华民国并向全国各省发出通电,号召各地举行武装起义。 1981年在此建立了“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纪念馆”,馆内保存、陈列有起义的有关历史资料和革命文物。 武昌起义军旧址 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位于武汉市武昌红巷13号,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毛泽东同志倡议创办并主持的一所培养全国农民运动干部的学校。校舍建于1904年,由四栋砖木结构的房屋组成,中间有一个大操场。农讲所旧址是武汉市现存唯一保存完好的晚清学宫式建筑,占地面积12850平方米。当初为张之洞创办的北路小学堂。1927年为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校址。 起义门是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辛亥革命的见证。原是武昌古城的中和门,位于武昌城内区首义路起义街,是武昌古城九大城门中唯一保存至今的城门。1911年10月10日,湖北新军工程营起义后,迅速控制中和门,参加起义的南湖马炮营得以从此门入城,在城头架炮轰击湖广总督府,有力地配合和支持了其他起义部队的战斗。城门高7.1米,宽5米。城门上有重檐歇山顶城楼,朱柱青瓦,斗拱飞檐。1981年略依旧制重修,城楼高11.3米,穿斗重檐歇山顶式两层建筑,朱楹华确,颇为壮丽。檐下环以朱红廊柱30根。半圆形城门高5米,城门上方新嵌长方形石额,刻“起义门”三字,为叶剑英元帅亲笔手书。登上城楼,远眺洪山,丛林蓊蔚,禅院清幽;近览紫阳湖公园,亭台错落,柳丝飘拂,别有一番韵味。 起义门 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位于武汉市武昌都府堤二十号的中华路小学谭秋校区,始建于一九一八年,其前身为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附小。纪念馆占地面积7700平方米,内有七幢融合西式风格的学宫式建筑, 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建设规模系国内党代会纪念馆之最。目前,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征集到文物珍品110多件,历史资料800多份,并部分对外展出。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与同条街上的农讲所旧址、毛泽东同志旧居两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互相映衬,形成了一片“红色景区”。 毛泽东旧居位于距农讲所200米远的都府堤41号,是毛泽东1927年主持农讲所工作并在武汉从事革命活动时的旧居,也是毛泽东、杨开慧一家最后团聚的地方。占地面积909平方米。毛泽东在这里完成了他的光辉著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当时与他同住在这里的有他的夫人杨开慧及儿子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蔡和森、彭湃、郭亮、夏明翰、毛泽民、毛泽覃、罗哲等共产党人也都先后在这里居住过。 在湖北省武汉市龟山西头。向警予(1895-1928),原名俊贤,又名振宇,湖南溆浦人。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的妇女运动领导人之一。1927年汪精卫叛变革命后,她仍留在武汉,负责中共湖北省委的工作。1928年3月,由于叛徒出卖不幸被捕。在审讯时,面对敌人,大义凛然,威武不屈,表现了共产党人的革命气节。同年5月1日壮烈牺牲。向警予墓原在月湖之畔,后迁至扁担山。1978年,为了纪念烈士英勇就义50周年,将墓移至此地重新修建。墓呈圆形,白色,基环方围,构造新颖。墓前的方座上塑烈士半身像,表现出烈士坚贞不屈,正气浩然的形象。座的正面镌刻着邓小平手书的“向警予烈士墓”六个字。座的后面刻有记述烈士革命事迹的文字。 经过此次对武汉存留的革命遗迹的调查,我感受颇深,如今,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遗迹在逐渐逝去,而革命的硝烟早已散去,然而我们生活在快速发展的都市武汉,应该始终牢记前辈们的革命精神,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更是应当把学好文化知识作为首要任务,为国家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奋斗!! 二七纪念馆位于武汉市汉口,是为纪念1923年京汉铁路大罢工及“二七惨案”,在林祥谦、施洋等39位烈士牺牲的江岸地区修建的,1963年对外开放。1987年新馆建成开放。馆内的陈列厅分为七个部分,详细地介绍了“二七”革命斗争的全过程;陈列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及当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字、文章、画作,以及“二七”发源地继承和发扬“二七”传统、再创新业绩的各个时期的英模事迹。二七纪念馆周围还有毛泽东亲笔题写的“二七烈士纪念碑”、京汉铁路总工会旧址、林祥谦烈士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e8887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