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_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讲解.ppt

  1. 1、本文档共1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_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讲解

熟悉血压、脉搏的生理变化。 掌握血压、脉搏的评估。 掌握血压、脉搏的护理措施。 熟悉正常呼吸的生理变化 熟悉呼吸评估 掌握护理措施 体温过高的护理措施。 体温、脉搏、血压、呼吸的评估。 体温的测量及异常体温的护理措施。 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的护理措施。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正常范围。 定义 正常体温的生理变化 体温评估 护理措施 (一)体温的形成 体温的产生 由三大营养物质氧化产生。 总能量:一半以上维持体温,其余存于ATP,利用后转化为热能。 产热过程 化学方式。 食物氧化、骨骼肌运动、交感神经兴奋等。 物理方式。 辐射、传导、对流、蒸发。 (三)体温调节 温度感受器: 外周:皮肤、粘膜、腹腔内脏,包括温觉和冷觉。 中枢:下丘脑等部位,包括冷敏、热敏神经元。 2.生理变化 (不超过0.5-1℃) 昼夜变化:在24h周期性波动。 年龄:基础代谢水平不同。新生儿。 性别:女性高0.3℃。 药物:麻醉药。 其他:情绪、进食、环境等。 3)热 型 稽留热 弛张热 间歇热 不规则热 2.体温过低 原因 体温调节中枢异常:受损、发育未成熟。 生热减少:营养不良、内分泌疾病,甲低等。 失热过多:低温环境、皮肤异常、低温麻醉 2.体温过低 分度 轻度:32—35℃ (89.6—95.0℉) 中度:30—32℃ (86.0—89.6℉) 重度: 30℃ (86.0℉) 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 致死温度 23—25℃(73.4—77.0℉) 2.体温过低 (一)测量体温 1、体温计种类及构造 1、体温计种类及构造 1、体温计种类及构造 2、体温计的消毒与检查 体温计的清洁消毒 消毒液浸泡5min 冲净擦干 消毒液浸泡30min 冲净擦干备用 体温计的检查法 3、体温测量 用物准备 步骤:备物、解释。 口温:舌下热窝。3~5分钟。 腋温:腋窝深处夹紧。8~10分钟。 肛温:轻插肛门3-4厘米。3分钟。 擦净、读数、记录、消毒。 注意事项 检查、清点体温计,正确甩表;切忌放入热水。 口温测量禁忌症。注意:进食吸烟后隔30分钟测量。 腋温测量禁忌症。注意:擦干汗液,夹紧。 注意事项 直肠测温禁忌症。注意:坐浴等待30分钟后测量。 婴幼儿、重病人测温,守侯在旁。 体温与病情不符,床旁检测,对照复查。 不慎咬碎体温计,及时处理。 (二)体温过高的护理措施 收集患者资料 降温措施 物理降温、化学降温、针灸降温。 饮食调养 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清淡流质、半流质 (二)体温过高的护理措施 促进舒适 休息、口腔护理、皮肤护理。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生命体征观察、伴随症状、原因及诱因、治疗效果、饮水量等。 安全护理 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三)体温过低的护理 收集资料 提高体温:保暖、热饮、环境温度。 密切观察病情 心理护理 定义 正常脉搏的生理变化 脉搏评估 护理措施 窦房结细胞兴奋冲动→心脏收缩→左心室射血入主动脉→主动脉压力↑→动脉管壁扩张,心脏舒张→动脉管壁回缩。这种动脉管壁随心脏的舒缩出现的周期性的起伏搏动形成动脉脉搏。 (一)、正常脉搏及生理变动 1 .脉率:每分脉搏搏动次数。 正常:60~100次/分。 影响因素:年龄、性别、体型、活动、药物等。 (三)强弱异常 4.水冲脉: 脉搏骤起骤降,急促而有力。由于收缩压↑舒张压↓使脉压差增大所致。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甲亢等。 (三)强弱异常 5.重搏脉 正常脉波在其下降期中有一重复上升的脉波,但较第一波低,不能触及。某些病理情况下,此波增高可触及,称重搏脉。见于伤寒、肥厚型心肌病。 (三)强弱异常 6.奇脉 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或消失称奇脉。见于心包积液和缩窄性心包炎。 (四)动脉壁异常 变硬,失去弹性,呈条索状,动脉迂曲或有结节,由于动脉壁弹力纤维减少,胶原纤维增多所致。见于动脉硬化。 (一)测量部位 (二)操作步骤 (二)操作步骤 步骤: 核对、解释、询问、观察(安静)→体位→以示指、中指、无名指的指尖按于挠动脉上(压力适中)→计数(一般半分钟,异常1分钟,细弱者测心尖搏动1分钟)→记录。 特殊仪器检测法 脉搏描记仪检测法 血压、脉搏监护仪 ? 注意事项: 诊脉前病人安静,体位舒适。 不可用拇指诊脉,因拇指小动脉搏动较强,易与病人脉搏混淆。 为偏瘫病人测脉,应选择健侧肢体。 如发现脉搏短绌,由两人同时测量,计时

文档评论(0)

229997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