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荒漠化的防治(上课)全解
a.荒漠化防治的“三项内容” 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1) 荒漠化的防治可以概括为: “三项内容、两条原则、一个重点和一个方针” 沙漠(荒漠) 过度带 农耕(牧)区 4.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b.“两条原则” 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 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 c.“一个重点” 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 d.“一个方针”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a.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2)具体措施 改善灌溉技术 推广节水农业 减少水井数量 合理分配河流水资源 东 农作区 牧区草原 干旱内陆区 西 海陆位置 少 多 降水量 (2)具体措施 b.合理利用水资源 沙漠化的治理办法 主要措施 调节农、林、牧用地比例 开发风能太阳能等,解决的能源问题 合理利用水资源 构筑防护林体系 控制人口增长 多沙质沉积物 植被稀疏 过度樵采 过度放牧 过度农垦 水资源利用不当 开矿、道路建设 原因 设置草方格沙障 土地复垦恢复植被 植树种草、退耕还草、退牧还草 40°N 1050E 1100E 34°N 三、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1.黄土高原的区域特征 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 黄土塬:平坦的黄土高地 黄土梁:长条形的黄土高地 黄土峁:孤立的黄土丘 黄土以粉砂颗粒为主 垂直节理发育 土质疏松,易流失、崩解 2.成因分析 自然原因: 开矿 人为原因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小流域综合治理 3.措施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工程措施(修建水平)梯田 修建水平梯田为什么能减少水土流失?在什么地方修? 改变坡面水流路线、降低水流速度;促进泥沙就地沉积。 坡 面 水 流 坡 面 水 流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工程措施(打坝淤地) 淤地坝 坝地玉米 在什么地方打坝淤地?有何作用? 在沟谷处 1、拦蓄泥沙,防止泥沙流入下游河中。 2、坝上泥沙淤积成“坝地”,土层深厚,土质良好。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生物措施 植树种草 工程措施 兴修水库 修建水平梯田 打坝淤地 小流域综合治理 水土流失的治理 保塬护坡固沟 分析区域环境问题的一般方法。具体主要环节和程序如下图: 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危害 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重点分析人为因素) 制定综合治理的措施 分析存在的环境问题的潜在因素 明确区域地理位置和范围 自然 原因 人为 原因 环境问题成因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地貌 气候 水文 生物 土壤 农业 工业 交通 人口 城市 总结:任何环境问题的加剧、矛盾的激化更重要的原因的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造成的,所以根本原因是人口问题。 总结:任何环境问题的产生都与当地的自然条件密切相关,总结成因就从五大自然要素入手。 植树造林是治理风沙的有效措施。下图表示某沙区生物治沙示意图,回答第1~2题。 1、三幅图按治沙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为 A.A→B→C B.B→C→A C.B→A→C D. C→A→B 2、在我国进行这项工作时, 最适宜选种的植物是 A.杨树 B.桦树 C.沙拐枣 D.柳树 D C 课堂练习 读我国西北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3—4题。 3.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A.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B.由于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 C.由于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 D.水井周围地区农牧业活动较频繁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 D 读我国西北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3—4题。 4.在乙地区,可能反映该地区绿洲萎缩的现象有 A.沙尘暴频度减少 B.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紧实度下降 C.土壤盐碱度升高 D.生物生产能力提高 C 强调人地矛盾,针对原因找基本措施 人口增长——人均耕地减少、燃料需求增加——破坏植被,开垦荒地砍伐森林——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 ——农作物产量下降——扩大荒地开垦面积 本单元的学习方法指导 1.案例分析: 2.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般方法: 分析区域特征——探索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选择发展战略和确定具体策略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荒漠和荒漠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荒漠是指气候干燥、降水较少、蒸发强烈、植被贫乏,以及物理风化强烈、风力作用强劲的一种自然景观类型,包括戈壁、沙漠和沙地,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荒漠化是土地退化现象,并且不是简单的荒漠扩张的过程,而是很多块分散的土地逐渐退化,并最终连接在一起,形成如同荒漠般的景观。这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幼儿园早操各环节编排策略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报告.doc
- 钢筋翻样自动计算excel表格.xls
- 2025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招聘3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4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一编核心专题突破专题1力与运动第二讲力与直线运动.pptx VIP
- 动物防疫服务投标方案.doc
- 一种D-手性肌醇的制备方法.pdf VIP
- GB_T 39477-2020信息安全技术 政务信息共享 数据安全技术要求.docx VIP
- JB∕T 8734.6-2016 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电线和软线 第6部分:电梯电缆.docx VIP
- 基于springboot框架的办公室OA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docx
- 博物馆钢结构施工方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