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幻灯片
* *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1.了解中国农业的起源。 2.背诵并说出古代农具和水利设施的的发展。 学习目标: 3.背诵并说出小农经济和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导入 宋代《耕获图》 此图存于故宫博物院,采自《宋人画册》。描绘了宋代农民从耕作到收获的情景,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面貌。 一、农业的起源 产生: 材料:古之人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lei)耜(si),教民农作。 ——《白虎通》 从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 五谷: 黍(黄米、糯米) 稷(小米) 稻 麦 菽(豆子) 麻 六畜: 猪 马 牛 羊 鸡 狗 十二生肖: 鼠 牛 虎 兔 龙 蛇 马 羊 猴 鸡 狗 猪 二、农具的发展 生产工具 原始社会:木、石、骨、蚌 耒 耜 生产工具 原始社会、商周:木石骨蚌 春秋战国:铁农具、牛耕 唐代:曲辕犁(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灌溉工具 三国:翻车 灌溉工具 三国:翻车 唐代:筒车 三、水利设施的完善 春秋战国: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四川(成都平原) 春秋战国: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西汉:漕渠、白渠 西域特色灌溉工程:坎儿井 三、水利设施的完善 边疆地区的坎儿井 坎儿井起源于2000年前的汉代。它的特点是利用地面坡度引取地下水自流灌溉。坎儿井由坚井、地下暗渠、地面明渠、涝坝四个部分组成。竖井最深的在90米以上,一般长3—8公里,最长的达10公里以上,年灌溉300亩,最好的年灌溉可达500亩。 维吾尔族少女在坎儿井边汲水 坎儿井暗渠 坎儿井 四、耕作方式的演变 耕作方式:刀耕火种 材料 其人耕无犁锄,率以刀治土,种五谷,曰刀耕,燔(fan.焚烧)林木,使灰入土,土暖而蛇虫死,曰火种。 ——《广东新语》 材料体现了原始社会的耕作方式是什么?反映了怎样的实质问题? 问题:生产工具落后,导致农业耕作方式落后。 原因:①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 ②私有土地的出现 特点: ①以家庭为单位。 ②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③“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五、小农(自耕农、自然)经济 产生时间:春秋时期 六、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 ①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②精耕细作 ③“男耕女织”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