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五月十三:关公磨刀与龙王兴雨的传说中.doc

农历五月十三:关公磨刀与龙王兴雨的传说中.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历五月十三:关公磨刀与龙王兴雨的传说 ? 每年农历的五月十三日,通常处于夏至或小暑季节间的前后,正常的气候都有降雨的过程,气候不正常的年份亦有不下雨的。而民间称此日若下雨,便是关公在“磨刀”,其磨刀的用水是从南天门处降下凡间,下雨便是吉兆,雨越大越好,预示当年的光景必将“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倘若次日不下雨,则属不吉之兆,预示当年或许有“自然灾害肆虐”或许“社会动荡不安”的说法。长期以来,民间以此作为观察天气迹象和社会动态的参照物,并广泛流传为口头谚语。这就是五月十三日人们盼望的的甘露细雨。   每年农历五月,如果遇到旱天,我们的先人都会怀着期盼的心情说:“五月十三日是下雨汛头,关老爷要下磨刀雨呢!”然而,这场磨刀雨还是关羽从东海龙王那儿借来的呢。   传说关云长的英灵升天后,玉帝赐命为“三星都督总管雷火瘟部宜府酆都御史”。关云长受命之后,在南天廷就任,时常下凡间察访,关心农夫疾苦,呼风唤雨,使世上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自晋代以来,全国各地的官员都督辖当地的老百姓建“关帝武庙”,与尊崇孔夫子的文庙并列。历代以来各地“关帝庙”前的香火都很旺盛,人来人往,络绎不绝,闻名遐迩。此消息传至南海,却惹起南海恶龙的嫉妒。有一年正值庄稼扬花吐穗之时,恶龙趁关公外出不在南天廷之机,便翻起逆浪,张开血盆大口,吸尽江河溪流之水,致使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庄稼干旱枯萎。眼看庄稼将颗粒无收,农夫们焦急地如热锅上的蚂蚁,纷纷到各处关帝庙祈祷降雨,哭号之声连天贯耳。在南天廷代管此事的关平、周仓二将力敌不过恶龙,见形势不妙,遂骑上千里驹,追寻关公回来征服妖龙。当关公返回南天廷时,俯瞰下界一带山川,白地千里,旱情严重。关公非常愤怒,连夜具奏本,翌日早朝启奏玉皇大帝,请旨擒服妖龙,为民除害。玉皇准奏,并赐“先斩后奏”的令牌。关公回到南天廷后,立即调遣周仓、关平二将率领天兵,定于农历的五月十三日吉时,在南天门外磨利青龙大刀而后出征。是时,其磨刀的水洒落人间,形成微雨,而后天兵一起涌到南海与妖龙展开撕杀恶战,最终擒住恶龙,拔了龙须,抽了龙筋,逼使妖龙吐出满腹之水,旱情消失,恢复了风调雨顺的景象。   关公为了记取次此教训,遂于每年五月十三日亲自在南天门外磨刀示威并降雨霖。因此,民间百姓为纪念关公磨刀降恶龙、解除灾难疾苦的恩德,把此日作为“关帝救生日”,到关帝庙隆重集会焚香膜拜、敬献供品、祈祷平安。久而久之,却讹作关帝的“诞辰日”来祭庆。实则不然,每年五月十三(传说是初三)至十月共有三天时间是关公的纪念日。即:五月十三“磨刀日”、六月二十四诞辰日、十月遇害之日也称神日、受死日。   在柳埠镇的祈雨仪式源于晋朝年间。有一年,柳埠镇黄巢村一带出现了百年未遇的大旱。为了拯救那些即将被“渴”死的庄稼,人们萌发了向老天爷“祈雨”的念头。在一个特别炎热的中午,村民正在商议如何祈雨时,突然发现一条小白蛇从“将军庙”里爬了出来,在当时仅有的一潭水洼前来回的爬动。有人说这是关公的化身,只有他帮忙才能祈求到“甘露细雨”,人们赶紧顶礼下拜,并立即将这条白蛇请回“三官庙”内供奉起来(三官庙:土地、观音、关圣),并派专人看护。人们决定自发地组织成立一支“祈雨”大军,打出“帅”字旗、“龙”“虎”旗(两面旗为红色牙、白色心,一面书写“风调雨顺”,画着“龙”的画像。一面书写“五谷丰登”,画着“虎”的画像),去柳埠的天齐庙“祈雨”。“祈雨”大军虽然是村民们自发组织的一支队伍,但他们也有严格地组织纪律的约束:一、祈雨前,首先要“晒驾”,即在村内三官庙前摆上方桌,从庙内将“官老爷”的神像“请”出来,供在桌子上,将用柳树条编成的“柳条帽”戴在官老爷的头上,日晒三天,名曰“晒驾”;二、在晒驾的三天之内,任何人不准到河道内洗衣服、洗澡、倒垃圾等;三、所有参加祈雨的男人在三天之内不准与女人同房,已婚女人一律不准参加祈雨活动。四、三天以后,若天仍不下雨,就准备起驾,开始祈雨。   “祈雨”队伍在锣鼓队的带领下浩浩荡荡地出发了。走在最前面的是“帅”字旗和“龙”、“虎”旗。紧跟在后面的是专人扮装的“老龙王”,这位黑脸的老龙王身穿蟒袍玉带,坐在四人抬着的“龙椅”上,样子十分威武。紧随其后的是有二人扮演的“雨鳖子”,他们的脸上各画着一只张牙舞爪的“水蝎子”,身穿彩色服装,每人手持两根花棍,上缚花布(成打布幅样),边走十字花步,边向龙王摇晃。这时,身穿蓝色服装的“捕捞王”,肩挂铜铃、腰系红腰带,一边走,一边晃动着身上的铜铃。在他们的后面是由二人化妆成花脸的“分水夜叉”,他们手持“三股叉”,又叫“马杈”,边走边跳。接着由四人涂成五彩花脸扮演的“雷神”,每人手持一对用红花布包裹的铜锣,边走边舞着花样,表示天空即将打雷的样子。这时化妆成红白花脸的“霹雳将军”身穿红花色服装,一手持木锤、一手持木凿子,边走边砸凿子,表示闪电的来临。然后,

文档评论(0)

kehan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