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吴晓霞民族音乐学理论与方法.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吴晓霞民族音乐学理论与方法

阿坝羌族社会舞蹈文化浅析 齐昕 (西南民族大学 艺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摘要:阿坝州是我国羌族的主要聚居区,阿坝羌族社会舞蹈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有着不同的传承状况。本文主要以三个不同时间阶段为脉络,梳理阿坝羌族社会舞蹈文化的特征,分析其形式以及传承发展、变异与交融之间的关系,挖掘阿坝羌族社会舞蹈更为深刻的文化含义。 关键词:阿坝羌族;舞蹈文化;浅析 作者简介:齐昕(1987 - ),女,汉族,湖南湘潭人,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少数民族艺术研究生。 1.绪论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阿坝州)①位于我国青藏高原东南缘,四川省北部,北与青海、甘肃两省相邻,东、南、西三面分别与省内的绵阳市、德阳市、成都市、雅安市及甘孜藏族自治州接壤,是川西北的高寒地区。阿坝州全州辖13个县②,2009年末户籍总人口89.2万人,是四川省第二大藏区和我国羌族的主要聚居区。现今聚居在岷江上游阿坝州的羌族主要分布在茂县、汶川、理县、松潘等县。阿坝州羌族大部分地区属于农耕经济文化类型,高原牧耕的生态环境,粮食作物主要有适宜山地栽种的玉米、土豆、荞麦、青稞、小麦、油麦、花椒等,其中以玉米、土豆为最多,是村民的主粮。 在1949年我国解放前,阿坝地区处于封建农奴制度统治下,生产力经济水平较低下,物质生活生产条件较差,交通工具也比较落后,村寨之间交往不多,各自固守与传承了其舞蹈文化。舞蹈者(群体与个体)大多数不是职业艺人,舞蹈常常带有即兴性。舞姿的形态和动律、节奏的变化以及整个舞蹈的起始至终间的反复次数都因人而异,其舞蹈形式大体上有自娱性舞蹈和仪式性舞蹈两种类型。1942年随着《延安文艺座谈会方针》的开展,我国全面展开了文艺整风运动,这次座谈会对文艺的发展产生了重大深远的影响。 解放后,阿坝羌族地区开始设立了文艺团体。于1950年,成立了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民族歌舞团(前身属国务院三边歌舞团),把羌族的舞蹈搬上了舞台上,更广泛地传播和继承了羌族舞蹈文化。当时歌舞团在各个村寨进行的巡演受到了羌民们的热烈欢迎与好评,1958年2月20日州歌舞团在刷经寺举行了首次公演,歌舞团的活跃带动了羌族舞蹈的崛起:阿坝羌族各村寨掀起了跳舞的热潮,在逢年过节等节日及结婚、丧葬等仪式中人们都要跳起来,舞蹈作为羌族人民生活中一种祭祀与娱乐的方式,与羌族人民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种自娱性、仪式性群体舞蹈文化活动,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被迫中止了。直至1977年开始重新走上了阳光之路,唱出了心声、跳起了喜舞。 本文,将阿坝社会羌族舞蹈文化分两个部分进行分析与归纳。在第一部分阿坝羌族社会舞蹈文化概述章节里,分第一阶段:1949年以前、第二阶段:1949—1976年、第三阶段:1976年以后等3个不同的时期,讲述阿坝羌族舞蹈文化的发展状况。在第二部分阿坝羌族社会的舞蹈形式及传承发展章节里,分别以自娱性舞蹈、仪式性舞蹈和自娱、仪式性舞蹈的交融等3个部分,阐述羌族舞蹈在传承至今过程中的变异、交融等特征。 通过分析与研究阿坝羌族舞蹈在不同时期中的传承现况以及变异与交融中的舞蹈文化特征,回顾与展望阿坝羌族社会舞蹈文化的形成及未来。 2.阿坝羌族社会舞蹈文化概述 2.1第一阶段(1949年以前) 1949年建国之前,古羌从泰缅地区缘横断山脉猎食进入康青藏大高原顶部③。汉代以前曾先后活动在长江中游、黄河流域、河西走廊、西域绿洲、青藏高原、陇南及川西北等地区。汉代以后,西北部的羌人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和是隋唐时期两次较大的迁徙,来到岷江上游地区,当时岷江上游已定居着被称为西山(成都平原以西,岷江上游诸山的统称)诸羌人的羌人部落。隋唐时期,由于吐蕃王朝向东扩展,河湟一带的羌人相继内迁,其中一部分到了岷江上游的茂州一带。在经历了数次迁徙及民族大融合后,作为古代羌族的一支后裔,生活在阿坝州汶川、理县、茂县、松潘等县,这些人逐渐成为岷江上游羌族地区的主体民族④,继续继承和发扬古代羌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在1949年之前,羌民族在历史的变迁中不断地历经着战乱与频繁迁徙,最终融合于岷江上游的阿坝州地区。在这个过程中,羌族人民一直将他们的本民族的舞蹈文化及特色传承并保留下来。尽管古羌人完全从事的是游牧生活,但在特定的环境,他们都要跳舞,他们在各个“祭祀”仪式中手舞脚踏,最后逐渐形成一套程序与模式;在日常的休闲庆贺时,他们也以舞蹈娱乐。这一时期,羌族地区群众在生产、生活、节庆、婚嫁、丧葬、祭祀等活动中都要跳萨朗、舞皮鼓。解放前的阿坝羌族地区尽管处于封建农奴制度统治,社会经济发展落后,但也正因为其村寨与村寨、村寨与外界之间交往不多,得以各自固守与传承了其舞蹈文化,使得羌族舞蹈保留了浓郁多彩的民族文化。 2.2第二阶段(1949—1976年) 解放后的阿坝地区,羌族人民开始了崭新的生活

文档评论(0)

weixin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