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微观经济学第四章:生产论.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微观经济学第四章:生产论

第四章 企业和生产理论 生产者 生产和生产函数 短期生产分析 长期生产分析 一、生产者( 企业、厂商) 企业的组织形式: 法人企业(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非法人企业:独资企业、合伙企业、联合企业 为什么有企业:为了降低交易费用 企业的边界:企业扩大降低的交易费用=企业扩大提高的管理费用或者说,边际交易费用=边际管理费用 二、生产与生产函数 生产是一个从投入到产出的过程。 西方经济学中的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劳动、土地和企业家才能。 广义的生产函数: Q=f(K,L,N、G) 狭义的生产函数:Q=f(K,L)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D生产函数): Q=ALαKβ (α+β=1) 三、短期生产分析 短期生产函数: Q=f(K,L)或Q=f(K,L) 劳动的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总产量(TPL )=APL ·L 平均产量(APL )=TPL /L 边际产量(MPL )=ΔTPL /ΔL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在技术不变、其它生产要素投入量也不变的条件下,不断增加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当该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的增加超过了一定的临界点后,由该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增量所带来的总产量增量将会不断地减少。 厂商短期生产的合理区间:L1与L2之间。 土地的边际收益递减与城市化 我国是世界上人与地关系最紧张、农业劳动集约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务农人数多,农业的产出很低,是我国穷的根本原因。改革开放之后,一方面随着人口增加土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仍然发生作用,另一方面经济建设的发展使耕地面积减少,因而有限土地上的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加。 在80年代,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主要以发展乡镇企业为载体,采取了“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内部就地转移方式。据统计, 1978~1992年期间,乡镇企业共吸收7,500多万农村劳动力。然而,进入90年代以后,乡镇企业由于技术进步加快,资本密集程度迅速提高,吸纳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明显下降。 在农村內部就业潜力有限的情况下,农业剩余劳动力必然会离开土地,告別家乡,加入流动大军的行列。可以说,90年代以来“农民工”向城市的大流动,不过是未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內,农村劳动力跨地区转移的序曲。有人估计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要到2050年才能最终完成。 过去20年,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缓慢,200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为36%,低于发展中国家45%的平均水平。目前64%的人还在农村住着。未来的二十年中至少有五亿人口要进城,此间我国的城市人口要翻番。而城市化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又不要求很大空间和传统要素投入。因此,加快城市化进程是必然选择。 生产要素的产出弹性: 生产要素的产出弹性:产量变化的百分比与引起产量变化的可变生产要素投入量变化的百分比之比。 劳动的产出弹性:dQ/Q dQ L EL = —— 或 = —×— dL/L dL Q 资本的产出弹性: dQ/Q dQ K EK = —— 或 = —×— dK/K dK Q Q=ALαKβ,α为劳动的产出弹性,β为资本的产出弹性。 四、长期生产分析(1) 规模收益变动的三个阶段: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所有生产要素投入量按照相同比例增加时,总产量先是以递增的幅度增加,其次以不变的幅度增加,最后以递减的幅度增加。相应地分别称为规模收益递增阶段、规模收益不变阶段和规模收益递减阶段。 规模收益的三个阶段: 规模收益的三个阶段: C-D生产函数:Q=ALαKβ F(λL,λK)=A(λL)α(λK)β =λα+β ALαKβ =λα+βQ 当α+β1时,规模收益递增; 当α+β=1时,规模收益不变; 当α+β1时,规模收益递减。 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 规模经济:由于规模扩大而导致平均成本下降的情况. 规模不经济:由于规模扩大而导致平均成本下降的情况. 最适规模:平均成本最低时的规模. 例:课堂、高校、城市 三人成虎、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三个和尚没水吃 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小城镇还是大城市 80年代初,在如何推进我国城市化问题上,费孝通提出走小城镇道路的观点。1982年全国城市规划会议明确提出并实际执行了“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的全面推进城市化的方针。1990年又进一步上升为“小城镇、大战略”。 主张小城镇道路的依据是所谓的“国情”:(1)中国现有城市数量不多,无法承受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