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侨委会撤并风波.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台湾侨委会撤并风波.doc

台湾侨委会撤并风波   “数不过门十万的原住民在行政院里都有单独的原住民委员会,海外侨胞多达3000万,侨委会竟然要被撤并,是何道理?”台湾当局“外交、侨务两外事机构”合并计划一出,来自海外的陈情信函和党内的反对声浪,雪片般飞进府院。   马英九和国民党处在风口浪尖。多位重量级侨界领袖主动向马英九、吴伯雄表达严正抗议,声言若裁并侨委会成真,将发动全球各侨社拒绝与台湾往来,并拒绝接待台湾来美官员。   “忘恩负义,这怎么了得?”国民党海外党部及各地支部更是跳脚,“国民党当年是靠华侨才翻身,怎么会马英九一上台,侨委会就被裁了?” 2009年1月1日,纽约中华公所盛大举行中华民国98年开国纪念暨元旦庆祝活动。   负责该方案的行政院研考会主委江宜桦赶紧澄清:“侨胞们可能误会了行政院组织改造方案不是‘裁撤’侨委会,反而是要扩大对侨胞的服务,提高侨委会的地位,目前的规划是与‘外交部’合并,成立外交及侨务部’。”   面对经济不景气,台当局想出了不少“节约”措施,除了推动“小政府”、精简行政机构外,甚至把脑筋动到了宪兵身上,撤除了为马英九保驾的“禁卫军”,将相关工作移交警方。   华侨愤怒、马政府难堪之际,海峡对岸及时伸出橄榄枝。美国《侨报》报道,国侨办主任李海峰日前访问洛杉矶侨社时,对在美侨胞喊话:“台湾不要你们,大陆要你们。”令在场的许多台籍侨胞内心百感交集。   曾几何时,海外华侨是两岸最特殊的遗产和资本,并成为争夺焦点。时过境迁,当年海外侨社处处挂“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中华民国国旗)的情形恐怕会一去不复还了。   “青天白日满地红”   3月13日,纽约中华公所举行全体议员大会84位议员一致通过决议,坚决反对台湾行政院“政府组织再造方案”中裁并侨委会的计划。   中华公所拥有126年的历史,下辖60个大侨团,中华公所主席在纽约35万华人心中更是有着“华埠市长”的称号。   100年前,孙中山4次来到纽约,即在纽约市中国城勿街16号的中华公所发表演讲,号召这里的华侨联合起来,推翻清廷统治,扫除专制积弊,“使我中国世界共和,人人得享自由幸福”。   此后,美国邓荫南、南洋邓子瑜、日本陈清等海外华人纷纷投身革命。或在海外参与筹款,或回国参加战斗。黄花岗72烈士中,30人是华侨。是以自中国国民党成立之日起,华侨与国民党之间从组织到情感上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民国成立后,孙中山称华侨为“革命之母”,大总统府中有不少华侨任职。   191g年10月10日,历经多次更名的“中国国民党”完成变革,以“巩固共和,实行三民主义”为政纲,名称也最终确定下来。其《海外总支部通则》指出:“时中华革命党虽已改组为中国国民党,但党务在国内仍不能公开所进行者多在海外。”   上世纪20年代,国民党在海外的支部星罗棋布。加拿大仅有华侨数万,加入国民党者就有1万多人,美国有百余个支部,党员人数超过1.2万人。 2009年2月14日,台湾驻巴西代表处代表徐光普主持巴西利亚中华会馆成立典礼。宣誓典礼之前,全体与会人员齐唱中华民国国歌,并升起“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而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甫成立,在海外华侨中的影响力完全不可与国民党相比。国民党一大召开时,参加“一大”的多数华侨仍是孙中山的坚定追随者,支持继续联合共产党,而不少右派人士则站到反共一方。“一大”成为分水岭,华侨之间分成“联共”与“反共”两派。   直至国共内战甚至两岸对峙时期,这种矛盾始终存在。陈嘉庚等华侨是共产党人眼里的“杰出华侨”,冯自由、余森郎等则拥护国民党蒋介石政府。   抗战时期,国民党把华侨资源运用得淋漓尽致。蒋介石等国民党党政要员,频频向海外发出电文,号召“发挥侨胞之物力人力,以用于抗战之事业”。国民党在这个时期形成了系统的侨务政策。   1926年侨务委员会成立,1932年改隶属行政院,列为部会重要机构,迄今已有77年历史。民国乃至两岸对峙时期,“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在海外华人社区随处可见。   北京与台北的争夺战   1949年,两蒋诀别大陆,退守台湾。两个固守不同意识形态的政权,就此开始在海外争夺侨心,大陆寄希望华侨能“拥护新中国”,两蒋则希望与华侨共同“反共复国”。   新中国成立,大陆官方媒体称:“新中国诞生的消息传到海外,广大华侨感到扬眉吐气的时刻到了,他们欣喜若狂,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庆祝活动,一时间,一封封贺电如雪片般飞向北京。”事实上,此时,东南亚国家的华侨较拥护新中国,而欧美等国家则情形有别。   在美国,胡适、孔祥熙、宋子文等人组织成立了“自由民主中国联盟”,主张共同“反共”。旅美华侨社团分成对立的两派,支持者对此大声叫好反对的25个侨团则在《人民日报》上公开警告胡适:“你不要以为在美方的庇护下可以为所欲为,逍遥法外,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