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张复中:走向光明路.doc
张复中:走向光明路
张复中:1949年酒泉起义后,任六军十六师五十一团一营参谋。进疆后,一营负责迪化城防任务,担任新疆日报社、红山弹药库和四个城门的防卫。后被组织选派到八一农学院学习两年。
1949年11月初的一天,对刚刚从国民党部队起义过来的张复中来说,是永生难忘的一天。当他与六军十七师五十一团副团长杨兴国率领的十多人先遣小分队在酒泉机场踏上一架苏联飞机时,他就激动难抑,感慨万千。在过去的一个来月里,张复中完成了他人生的大转折:从一个国民党军队的排长,成为一名解放军的参谋(连级)。而且,解放军还如此器重他,让他这个起义人员参加了先遣小分队,越发感到当时毅然选择起义是他一生中做出的最正确的一件事。
随着苏联伊尔运输机的颠簸,张复中的思绪又回到了一个月前的那段日子里……
新疆警备总司令陶峙岳1949年9月25日通电全国宣布和平起义后,新疆国民党军驻扎在甘肃清水镇(距酒泉不远)的一个骑兵连,就接到远在新疆库尔勒团部的命令:就地待命,等待整编。当时这个骑兵连的连长是顽固派,意欲哗变。而人缘极好的排长张复中却表现出一种平静与沉默,60年后,当我采访他时,他依然记忆犹新地重复着60年前的那段针锋相对的对话:
“解放军就要到酒泉了,我要带着弟兄们到戈壁滩上打游击,誓与党国共生死!”国民党的骑兵连长张牙舞爪地咆哮着。
而几位排长并不言语。
“张复中,难道你要等着吃解放军的‘花生米’吗?”见大家都不吱声,连长对张复中叫喊道。
张复中在几位排长的注视下,平静地说:“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我要‘就地待命,等待整编’。”
“你这不是等于起义了吗?”连长气势汹汹地质问道。
“我们的总司令陶峙岳将军起义了,新疆省政府主席包尔汉起义了,我们为什么不起义?起义是条光明之路。”这句话说到大家的心坎里了,是他们想表达而不敢表达的心里话。他们赞许地望着张复中。
连长从大家的面部表情已看出他们与张复中的想法是一致的,他像泄了气的皮球,赌气似的说:“看来国民党的气数确实已尽了,但我宁死不投解放军。你们走你们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兄弟们,再见了。”连长带着10余个亲信走了。
张复中对大家说:“我们要执行陶峙岳总司令的命令,就地待命,等待解放军整编。”就这样,国民党一个骑兵连的100多人和马匹、弹药全部留了下来。
……
飞机降落在迪化(现乌鲁木齐)机场。张复中走下飞机,见迪化的上空阳光灿烂,人们的脸上洋溢着解放后的喜悦。在驱车前往红山宿营时,不少维吾尔族市民见到他们,竖起大拇指说:“解放军同志亚克西。”
几天后,先遣小分队接到六军司令部命令:十七师五十一团进疆后开赴绥来(现玛纳斯县)与沙湾一带屯垦戍边。
春风催雪融,大地复生机。1950年3月15日,五十一团团长李凤友率部来到沙湾县李家庄与炮台一带。这里有着大片的荒原和清朝时开垦过的零星撂荒地,战士掘地为屋,吃麦粒,喝盐水,拉开了开荒的序幕。张复中回忆道:“在营部召开的生产动员会上,各连递上了请战书,‘战斗是英雄,生产当模范’的口号喊得震天响。战士们的劲头就像出膛的子弹。当时没有机力和畜力,战士们就穿着裤头抡着坎土曼挖地,以班为单位,一字排开,因为这样可以强弱互补。在挖干渠时,我和管理员许书怀同志一起挖,他是南泥湾大生产时的劳动模范,我是才起义的解放兵,我干活不如他。可许书怀总是‘挖过线’,我知道他是在帮我。我也不甘落后,豁出命来与他比赛,我们两人挖渠纪录日日刷新,都获得了甲等三好模范。”
当时,劳动时间很长,都是两头见星星。战士们还创作了不少劳动诗歌,既抒发情感,又鼓舞斗志。如:
红旗插沙湾,
荒原变良田。
打仗是英雄,
生产当模范。
人民战士硬骨头,
四人拉犁气死牛,
今天汗珠甩八瓣,
秋后吃饭不用愁。
那年,沙湾李家庄军垦农场开荒3万亩,播种1.6万亩,收获粮食95.1万公斤,全团2148人(当年抽出一个营去剿匪)人均粮食442.7公斤。年末各类牲畜存栏1215头(只)。特别是一连开荒1005亩,当年收获粮食6000余公斤,可供全连吃三年。六军党委嘉奖一连“耕一余三”,并授予“建国立家模范连”光荣称号。
10月20日,五十一团接到新疆军区、十七师命令,赴迪化换防四十九团卫戍城防。五十一团将开垦的土地和收获的粮食全部移交二十五师(现农七师)。
手记
肝胆相照 真诚相待
可以说,起义官兵从起义的那天起,解放军就与他们情同手足,并真诚相待,起义官兵最感恩的是党组织对他们的信任。
张复中起义后,就成为解放军的参谋,并参加了入疆先遣小分队,难怪他感慨万千。不仅是张复中,许许多多起义官兵对解放军这么信任自己都是感激不尽的,解放军的光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