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著名运动员苏炳添百米起跑技术分析
成 都 理 工 大 学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名称:我国著名运动员苏炳添百米起跑技术分析
(中·英文)Technical analysis of the start of the famous athlete Su Bingtian in China 题目类型:理论性研究 题目来源:师生共拟 学生姓名:张宇平 学生学号:201215010212 专业名称:社会体育 导师姓名:周李莉 专业职称:副教授 指导人数:3 主要研究内容、预期成果(鼓励有创新点):
研究内容:本文主要研究苏炳添百米起跑技术特点,在了解世界短跑技术的发展趋势及我国短跑技术的发展现状的背景下探究苏炳添个人的百米起跑技术。主要从苏炳添的身体形态及其运动特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苏炳添在世界各大型赛事中的起跑姿势、反应速度、步幅、步频、摆臂等技术特点进行分析。同时与世界1-2名优秀短跑运动员进行比较,分析苏炳添在百米起跑阶段的技术特点。
预期成果:1.通过观察苏炳添各大赛事的百米跑录像及与世界优秀短跑运动员的比较,得其技术特征,分析苏炳添起跑技术的特点,形成论文报告
拟采用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可行性论证):
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多种研究方法。
技术路线: 搜集资料→研读资料,形成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研读相关文献形成论文提纲
→观察录像→分析技术、数据,得出结论→整合资料、形成初稿→与指导老师探究、修改
→形成定稿
可行性论证:1.从事过百米跑专项,具有相关的知识。
2.学校图书馆藏中外文印刷型文献达172万册,每年订购新书约9万册,中外文报刊2400多种,拥有40多个各类中外文学术期刊数字资源数据库,为本课题查阅文献提供了有力的硬件支持。
3.学院具备高水平的教师,具有很强的指导能力。
4.苏炳添为国家取得重大荣誉,具有很多关于苏炳添的身体形态、比赛录像及数理统计的资料。
现有工作基础(毕业实习、资料收集情况及空间设备仪器条件等):
1.曾从事百米跑专业,学到了相关知识.
2.中国知网收集文献资料:已查阅30余篇。
3.具有电脑、相机、Microsoft Office办公软件等先进和完善的研究设备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及文献综述:
陈炎基在 《中外男子百米运动的技术特征比较及发展趋势》中 提出:
(1)短跑技术动作结构规范化,更符合运动生物力学和解剖学原理,表现为高步频,大步幅,高重心且起伏不大,节奏感强烈;
(2)加速跑的持续时间和距离延长,相应的途中跑缩短,最大速度的迈步相应推迟;
邹虹在 《博尔特100米跑技术分析》中认为影响一百米跑速的因素远非“步长”、“步频”或“支腾比”等所能解释,人们在传统认识上的误区应该转变。人类“极限”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它包括社会的、身体的和心理等因素对人的综合影响,进而对运动成绩产生的影响。对所有运动员技术规格的统一化的趋向应予改变,结合个人特点更具个性化的技术规格才`是当今短跑运动员的技术特征
王晓澄在《中外优秀男子百米跑运动员速度结构和技术特征比较分析》中认为 1.我国男子100 m跑运动员保持较长距离的高速运动能力差是导致100 m跑落后的又一重要因素.2.我国男子100 m跑运动员加速距离短、最大速度出现早,造成肌肉紧张,影响最大速度的发挥.最大速度偏低是我国男子100 m跑落后的关键因素,所以目前的主要任务是提高最大速度.3.通过改变100 m跑的速度结构提高我国男子100 m跑成绩.
张沁在 《中外优秀男子百米运动员技术特征的比较与分析》 中提出
1)我国男子百米跑技术与世界水平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加速能力差且加速距离短、最大速度水平低且保持最大速度的距离短、全程跑节奏较差.
(2)我国男子百米运动员与世界优秀运动员步长能力的差距相对较大,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注重步长与步频的合理搭配,发掘和利用步长潜力,争取大幅度提高我国百米成绩的愿望能早日实现.
(3)我国男子百米运动员在加速能力、最高速度和保持最高速度能力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有一定的差距.
易文娟.詹晓梅王双朱小桢
1.步长能力方面,这是制约他们百米运动成绩进一步提高的主要因素。在今后的技术训练中,苏炳添和张培萌应在步频不大幅降低的前提下,以加大步长作为提高运动成绩的突破口。
2较高的步频指数揭示了“双子星”百米技术呈现出平均步长过小、平均步频较快的不均衡发展特征。今后的训练应根据他们自身技术特点,提高步长指数,使步长和步频协同发展,优化训练效果。
3 苏炳添和张培萌在途中跑支撑时相膝关节角度变化幅度小,支撑腿力量明显不足,进而影响后蹬效果。在着地瞬间与垂直阶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