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不同因素对血液凝固的影响
不同因素对血液凝固的影响
姓名: 浙江中医药大学200*级********专业 * 班 * 组 学号:
摘要:目的 通过实验了解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及了解不同因素对血液凝固的影响。方法 通过记录不同因素作用于血液后凝固的时间的长短来判断不同因素对血液凝固的影响。结果 加了肝素、草酸钾等抗凝剂的试管,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发生凝血现象;加肺组织浸液和棉花的试管血凝加快;涂石蜡油的试管血凝减慢;放置于冰水中的试管血液凝固也明显减慢;加生理盐水的试管比正常血凝稍微加快,但差别不是很大。结论 血液凝固受接触面、温度、Ca2﹢等理化因素的影响,血液接触面粗糙,能加速血液凝固,而血液接触面光滑,降低温度则使血凝减慢,此外加肝素等抗凝剂,加草酸钾除去血液中的Ca2﹢等可延缓血液凝固。
关键词:不同因素;血液凝固
前言
血液凝固过程是由许多凝血因子参加的酶促反应。根据血液凝固过程中凝血酶原激活 的途径不同,可将血液凝固分为内源性激活途径和外源性激活途径。内源性凝血是指参与凝血的那些因子全部存在于血浆中;外源性凝血是指在组织因子参与下的凝血过程。本实验采用动物颈动脉放血取血,血液几乎未与组织因子接触。因此凝血过程主要是内源性凝血系统的作用。肺组织浸液中含有丰富的组织因子,加入试管可观察外源性凝血系统的作用。
材料和方法:
材料
家免、200g/L氨基甲酸乙酯溶液、肝素、草酸钾溶液、生理盐水,液状石蜡、肺组织浸液、冰块、试管、动脉夹、动脉插管、秒表。
方法
静脉注射氨基甲酸乙酯溶液,按5 ml/kg的量,将兔麻醉,仰卧固定于兔手台上。正中切开颈部,分离一侧颈总动脉,远心端用线结扎阻断血流,近心端夹上动脉夹。在动脉当中斜向剪一小切口,插入动脉插管(或细塑料导管),结扎导管以备取血。
试管准备好。
试管1 不加任何处理(对照管)
试管2 加生理盐水1ml
试管3 加肝素8U
试管4 加草酸钾1~2 ml
试管5 用液状石蜡润滑整个试管内表面
试管6 加肺组织浸液0.1 ml
试管7 放少许棉花
试管8 置于有冰块的小烧杯中
放开动脉夹,每管加入血液2 ml。将多余的血盛于小烧杯中,并不断用竹签搅动直至纤维蛋白形成。
记录凝血时间 每个试管加血2 ml后,即刻开始计时,每隔壁15 s 倾斜一次,观察血液是否凝固,至血液成为凝胶状不再流动为止,记录所经历的时间。3、4、6号试管加入血液后,用拇指盖住试管口将试管颠倒两次,使血液与药物混合。
实验结果
表1 不同因素对血液凝固的影响
试管编号 实验条件 平均凝血时间(结果) 1 不加任何处理(对照管) 19′52″ 2 加生理盐水1ml 16′54″ 3 加肝素8U 50′ 4 加草酸钾1~2 ml 50′ 5 用液状石蜡润滑整个试管内表面 48′22″ 6 加肺组织浸液0.1 ml 1′13″ 7 放少许棉花 12′13″ 8 置于有冰块的小烧杯中 50′ 小烧杯1 加血10ml对照 正常凝血 小烧杯2 加血10ml用竹签不断搅动 竹签上缠绕有白色丝状物,且血液不凝固 从表1中可以看出,加了肝素、草酸钾等抗凝剂的试管,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发生凝血现象。温度对血液凝固也有影响,放置于冰水中的试管血液凝固也明显减慢,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发生凝血现象。棉花和石蜡油是观察血液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对血液凝固的影响,结果显示血液中有棉花使血液凝固时间明显并涂石蜡油润滑是试管壁的快。加肺组织浸液的试管血凝最快,加生理盐水的试管比正常血凝稍微加快,但差别不是很大。
此外,不断搅拌血液的竹签上有白色丝状物缠绕,且血液不发生凝固,对照组血液则正常凝固,说明纤维蛋白原在凝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讨论
血液凝固是指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为不流动的冻胶状态。血液凝固大致可分为三阶段: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凝血酶原激活成凝血酶;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在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过程中分两种不同的途径:内源性凝血途径和外源性凝血途径。内源性凝血途径是由凝血因子XⅡ启动的,参与凝血的全部凝血因子都在血浆内。凝血因子XⅡ可被各种带负电荷的物质所激活,如血管内膜暴露的胶原纤维、玻璃、陶器等。外源性凝血途径是由存在于血管外组织中的那些因子Ⅲ所启动的,其余参与的凝血因子也在血管内。凝血因子Ⅲ在脑、肺、胎盘组织含量很丰富。
不管是内源性凝血还是外源性凝血,凝血的最后阶段都是在凝血酶的作用下,把那纤维蛋白原被水解成纤维蛋白,形成的纤维蛋白不断地交叉呈网状结构,把血液中所有的血细胞网络于其中,从而发生血液凝固。静止烧杯中发生了上述的凝血过程,所形成的纤维蛋白没有被破坏,所以杯中血液凝固。而用竹签搅拌血液的过程中,虽然也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不动产建筑业管理软件企业客户端使用指南.doc
- 不动产抵押转让的银行法律实务问题研究.doc
- 不动产物权变动规则例外研究.doc
- 不动产权利人对未成年人的注意义务(二).doc
- 不动产评估考试计算题(包含答案).doc
- 不动产的善意取得案例.doc
- 不动产转让协议.doc
- 不动产权益转让协议.doc
- 不动杆菌属及其检验.doc
- 不受衰减直流分量影响的阻抗继电器新算法.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