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经典复习(定)题稿.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备考策略三:关注现实问题。 考题往往要求考生联系现实谈看法,那么可联系的“现实”包含什么呢? 1、个人层面:爱国 ? 敬业 ??诚信 友善 2、国家层面:富强 ? 民主 ? 文明 和谐 3、社会层面:自由 ? 平等 ? 公正 法治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 备考策略三:关注现实问题。 全国两会十大热词: “十三五”规划、新发展理念、供给侧改革、绿色发展、慈善法、司法体制改革、制度反腐、防控风险、脱贫攻坚、城市发展 。 社会热点新闻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题。(5分) 所谓诚者意也,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①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②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礼记· 大学》) 【注】 ① 谦:通“慊”,满足。②厌然:遮遮掩掩的样子。 23.这则材料中,小人的行为可以用 、自欺欺人两个成语来形容。(1分) 24.怎样理解“慎独”?“慎独”有何现实意义?(4分) “慎独”是指在独处的时候也要保持谨慎的态度,使自己意念诚实,真诚面对自己,不要自己欺骗自己。(2分)慎独是一种自律,一种修养,在每个人自我道德培养和人格塑造中起着重要作用;慎独促进社会和谐,每个人的自觉修养是养成良好社会风气的基础。(2分) 2015年宁波市二模 (2015·金华十校高三模考)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5分)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圣人也者,本仁义,当是非,齐言行,不失豪厘,无他道焉,已乎行之矣。(《荀子·儒效》)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中庸》) (1)概括材料二“有弗学……行之弗笃弗措也”句的主要观点。(2分) (2)两则材料的“知行观”有何异同?请简要说明。(3分) (1)求学精进不已、坚持不懈。 (2)同:两则材料都认为学习须“知行合一”,所学知识必须付诸实践。异:《荀子》将实践视为学习的终极目标,强调实践对于学习来说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庸》将“行”(实践)视作学习的重要环节,与“学”“问”“思”“辨”并列,但并未明确突出“行”在学习中的根本作用、终极地位。两者相比,前者对“行”的重视程度胜过后者。 备考策略一:夯实文言基础,注重读懂理解。 备考策略二:了解诸子思想,明晓文化传承。 备考策略三:关注现实问题,形成看法评析。  谢谢大家! 内容页1 内容页1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考什么? 怎么考? 如何备考? 2014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能阅读浅显的古代诗文,正确解读传统文化经典,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2016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能阅读理解、分析鉴赏浅易的古代诗文,正确解读传统文化经典,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 一、考什么? 查考纲,明考点 古代诗文阅读的总体要求 2014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传统文化经典(《论语选读》)的理解和评价。 2016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传统文化经典的理解、分析和评价。 一、考什么? 查考纲,明考点 “古代诗文阅读”内容说明的第10条 儒家 创始人是孔子,作品《春秋》。他的理论核心是“仁”,仁即爱人,要求人与人之间要相互爱护,融洽相处;实现‘仁’要做到待人宽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体现仁的制度或行为的准则是“克己复礼”。孔子首创私人教学,主张“有教无类”。他主张“为政以德”,包含民本思想。重视道德教育,特别是个人修养,强调关爱别人,用社会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至战国时,儒家重要代表有孟子和荀子两派。孟子主张“性本善” ,提倡“仁政”,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主张“性恶论”,在政治方面,主张“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并提出“君者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亦则覆舟”。在哲学方面坚持“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劝学》荀子 《季氏将伐颛臾》《论语》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 《孟子·告子上》 ) 【译文】   孟子说:“所谓仁,就是人的善心、良心;所谓义,就是人当行的正确道路。舍弃了大道而不走,丧失了善良的本性而不知道去寻找,悲哀啊!人们丢失了鸡、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