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锡山区安置小区社区建设管理的思考.doc

关于加强锡山区安置小区社区建设管理的思考.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加强锡山区安置小区社区建设管理的思考

关于加强锡山区安置小区社区建设管理的思考 来源:锡山区委农工办、锡山区政协课题组? 时间:2010-10-11 [ 大 中 小 ] 浏览次数: 106 [ 打印 ] [ 关闭 ] [ 收藏 ]   近年来,随着锡山区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在广大特定范围内农村土地逐步征用,农民住宅有序拆迁,农村居民集中安置。据统计,目前全区已入住安置小区的居民达3万余户,且随着拆迁力度的加大而不断增加。安置小区居民能否及时适应新的居住形态,真正融入社区生活,不仅关系到全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更关系到“幸福锡山”建设的实际成效。因此,加强安置小区的社区建设管理,解决管理服务中的矛盾问题,构建和谐文明的安置社区,已成为当前亟需研究解决的一大课题。   一、锡山区安置小区的现状   截至目前,锡山区范围内共有55个安置小区交付使用,交付面积约560万平方米。通过调研发现,全区安置小区建设管理具有四个显著特点:   1.拆迁安置提速扩量。据统计,在全区各个基层板块中,有超过一半的行政村(社区)涉及拆迁安置。在涉及拆迁安置的村(社区)中,拆迁安置户数达到村(社区)总户数50%以上的村(社区)占43.4%。云林、安镇、东亭、东北塘等几个拆迁安置量大的镇(街)涉及人口都在70%以上。在大拆迁的同时,安置小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目前全区已建和在建安置小区的总面积约达1200万平方米,超出全区商品房住宅小区总量近一倍。   2.物业服务镇街包揽。目前,锡山区已建成入住的安置小区,大多仅提供保洁、保安、保绿、保修等基本的物业服务。主要服务模式有:由政府组建物业公司进行服务;由政府组建管理机构进行服务;由政府委托当地村(社区)组织人员进行服务;由政府按市场化服务模式聘请专业物业服务公司进行服务。前三种服务模式为锡山安置小区物业服务的主要模式,其中物业服务费基本由当地政府全额买单,拨付标准基本为多层每平方米0.3元,高层每平方米0.6元。此外,早期建造的安置小区大部分已进入大修理阶段,修理费用主要由政府承担。   3.房屋出租占比较高。在拆迁安置中,由于不少居民都有2套甚至2套以上的安置房,除供自己居住以外,剩余的安置房和一楼车库大多用于出租。如东北塘街道梓旺新村,2009年在入住的2112户居民中,外来租住户比例为23%,云林、东亭等街道的部分安置小区外来租住户比例高达50%以上。   4.人户分离现象普遍。在调研中发现,拆迁安置过程中,原一个村的村民被分别安置于多个小区、一个小区安置多个村村民的现象十分普遍。由于受乡土观念、福利待遇等因素影响,跨村、镇域安置的居民对将户籍、党组织关系迁出原村(社区)心存顾虑,担心一些股金分红、福利待遇等利益被取消,导致大量安置户人居住在安置小区,户籍、党组织关系却仍在原来的村(社区),造成普遍的人户分离现象。如社区管理较为成熟的梓旺新村,目前安置居民户口迁入的也只占42%。   二、安置小区社区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锡山区安置社区建设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观念亟需转变。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进了农民向市民转变,但由于长期的生活习惯、生活理念并没有随身份的转变而发生改变。在很多集中安置小区,不文明行为屡禁不止,如乱种植、乱搭建、乱堆放、乱停车、乱开店等现象较为普遍。同时调查发现,由于是政府动员组织拆迁安置,大部分安置居民对市场化的有偿物业服务方式不理解,不愿交纳物业服务费用,在回收的584份问卷调查表中(共发放问卷表600份,回收率97.3%),53%的居民表示即使在物业服务到位的情况下也不愿意适当缴纳物业服务费用。   2.管理机制调整滞后。在拆迁安置过程中,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尚未全面理顺,社区管理机构缺失,党组织建设不健全。目前,除梓旺新村外其他安置小区普遍没有设立社区居委,安置居民的社会事务管理仍由其原户籍所在村(社区)负责。普遍的居管分离和社区管理机构缺失,导致了安置小区管不了,原村(社区)管不着的问题,给社会管理和群众办事都造成极大不便。与此同时,原来村民之间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密切的社会人际关系逐渐淡化,社区自治管理的自然合力逐渐消减。   3.配套设施严重缺失。由于拆迁安置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安置小区大多属于边规划、边建设、边安置,加上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社区管理、物业服务用房等公建配套设施不完善,严重影响了安置小区管理服务工作的需求。特别是弥补物业服务经费的经营性用房不到位,未能达到上级部门的标准,与周边地区超过标准配置经营性用房、增强物业造血功能的做法相比,差距尤为明显。调研发现,有的小区老年活动室偏小,老年人开展活动受局限;有的小区无室外活动场地,居民只能占道健身锻炼;有的早期建造的安置小区,存在停车困难、水电气接管出户不到位、房屋裂缝渗水、

文档评论(0)

liuda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