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尽情享受电影.doc
尽情享受电影
第19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如期而至。短短9天时间里,各路明星、各界大咖都将云集到上海,举办一次次见面会、一场场论坛,业界共襄盛举。而对普通观众来说,论电影节的盛宴,最丰盛的当然莫过于近500场电影了。和往年相比,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除了佳片云集,更有意外惊喜――纵观整个片单,除了4K修复单元和致敬影人的经典影片之外,还有三个关键词:更新、更快、更强。中外著名影人的新片,去年甚至今年才拍完的,已经登陆电影节,以北江飨万千影迷。
毕竟,电影节最正经的事儿,就是看电影啊。
01最后的电影贵族维斯康蒂
今年正逢意大利电影大师卢奇诺?维斯康蒂诞辰110周年,逝世40周年纪念。出身于名门贵族的维斯康蒂,早年醉心于音乐与剧场,从少年时代便与指挥家托斯卡尼尼、作曲家普契尼等名流往来。后来搬至巴黎,开始对电影感兴趣,在电影美学呈现上非凡的创造力,使他成为电影史上举足轻重的一代宗师。
贵族世界的铺张与颓废,是维斯康蒂最具有代表性的风格。他晚年因为长期一天抽六包烟导致中风,在病逝前拍完了遗作《无辜者》,无论场面、音乐、服装都极尽古典奢华――马丁?斯科塞斯的《纯真年代》也曾受到本片启发。他曾这样评价维斯康蒂:“他常常被称为伟大的政治艺术家,但这太过局限和狭隘。他对欧洲历史有着广泛的认识,他了解上层权贵的生活,但也能够理解下层贫苦百姓的艰辛。他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认为每一个人都受到历史大潮的影响,从新现实主义经典影片《大地在波动》中西西里岛的渔民,到《战国妖姬》中的威尼斯贵族,都是如此。”
推荐影片
《大地在波动》(1948)
故事发生在西西里的一个小渔村,演员都是当地居民。《大地在波动》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运动中涌现出的一部伟大电影,1962年被英国《画面与音响》杂志评为“世界电影十大佳片”之一。
《洛克兄弟》(1960)
帕荣迪家族男丁新旺,可惜生在农村,一家人决定前往大都市谋生。五兄弟表面上就像手一样可以撑起一个家,但实际上,一撑开手,手指间的缝隙却越来越大。这部影片也是“世界第一美男”阿兰?德隆的从影代表作。
《豹》(1963)
曾获得1963年法国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维斯康蒂通过萨利纳亲王家族的兴衰起伏,感慨了贵族阶级的灭亡,对于时间的无奈和宿命感,被国际影评人称为是“一部上乘的意大利史诗壁画”,是必须在电影院才能感受其完美魅力的杰作。影片末了一段长达一个小时的舞会,被视作电影史上最壮观的场景之一。
02 塔可夫斯基的乡愁
塔可夫斯基这个名字已然是艺术电影的代名词,他那本脍炙人口的半自传文集《雕刻时光》,在中国几乎成为每一位文艺爱好者的必读书目,“雕刻时光”也成为电影艺术最为人所知的标语。
正因为浸润着他对诗歌、音乐、文学、绘画等艺术的深刻理解,塔可夫斯基的作品拥有强烈的精神感召力。他被另一位电影大师伯格曼评价为:“创造了崭新的、忠实于电影本性的语言,捕捉生命一如倒影,一如梦境。”今年因《荒野猎人》而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的伊纳里图也曾说,塔可夫斯基等电影大师的作品,多年前就在他的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
1986年12月,塔可夫斯基因肺癌病逝于巴黎,享年54岁的他,一生仅仅拍了7部长片和3部短片。这些作品的拷贝流传至今,历经颠沛流离,亦如他生前创作时所遭遇的重重困境。曾经担任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评委会主席的乌里希?格里戈尔,就曾在纷乱时代里,用旅行箱运输保存过塔可夫斯基的电影拷贝。
本届电影节推出的“电影的乡愁――安德烈?塔可夫斯基逝世30周年回顾展”,最为难得的是,将展映大师一生中创作的全部7部长片和1部短片。
推荐影片
《压路机与小提琴》(1960)
当时学院对导演系毕业作品的常规要求是20分钟的黑白短片,而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完成的是一部46分钟的彩色影片,并获得“纽约学生电影展”首奖。他在这部处女作中已经展露出电影语言方面过人的才华。
《伊万的童年》(1962)
这是塔可夫斯基的长片处女作,将传统的故事赋予了全新的电影语言――梦境化的诗意镜头贯穿全片,用梦幻的美好真诚来反衬战争的冷酷残忍。这部作品也因此被认为是苏联早期“诗电影”的代表作,曾获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
《乡愁》(1983)
一个生活在外国的游子,对自己的祖国究竟心怀什么样的情感?这部两个多小时的电影,只用了150多个镜头,叙述一位俄国诗人来到意大利,追悼一名18世纪曾到此地旅居的俄国作曲家的过程,平均每个镜头都有一分钟长。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主角手秉蜡烛,在干枯的泳池中往返来回地行走,长达九分零六秒的镜头令人叹为观止。
《镜子》(1975)
本片是导演的一部自传体电影。幼年的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