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古典建筑的结构与构造.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典建筑的结构与构造

古典建筑的结构与构造(古代末期的斗拱) (一)斗拱由四大类构件组成,这四大类是斗、拱、昂、枋 (1)斗 斗是方形木块,形状象量米装酒的斗,上大下小。在整个斗拱构造中,斗起着上下承替联接作用,放在拱、昂、枋、柱的交点或者端点,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称呼。在柱子(檐柱、金柱)上面的叫坐斗或大斗,是一攒斗拱重量集中的地方,所以尺寸较大。在翘或昂的两端托着上一层拱与翘、昂相交点的叫十八斗。在横拱两端托着上一层拱或枋的叫三才升(如刻槽镶入垫拱板时叫槽升子)。在角科,承托两个方向拱子或者宝瓶的斗形又有平盘斗的称呼,这种斗通常不带斗耳。 斗本身从上到下可以分作斗耳、斗腰、斗底三段,三者高度的比例是2︰1︰2. (2)拱 拱是长条形木块,由于两端底面砍削成曲线,全体微呈弓形,在斗拱结构中具有伸展挑出的作用,不同的方向、位置也有不同的称呼。前后挑出的拱叫翘,每向里或向外挑出一层就叫一踩。左右伸出的拱有瓜拱、万拱、厢拱三种称呼,如在柱头上从大斗左右伸出的叫正心瓜拱,其上再出较长的横拱叫正心方拱;如在翘头上从十八斗左右伸出的叫瓜拱,其上再出较长的横拱叫万拱,另外还有厢拱,指安在最上层翘(或昂)的最外(或最里)端上的横拱而言。 瓜拱、万拱、厢拱不仅从位置上可以区别,而且从两端底面的砍削方法也可区分,瓜拱端下皮连续砍成四小段直线,万拱、厢拱则分别砍成三小段和五小段直线,工人们叫做“瓜四、万三、厢五”。砍削部分叫做拱弯。 拱上皮的中央部有与昂或翘相交的卯口,其两端有与升、斗相接的凹槽,二者之间,常常剜下一薄层、轮廓如香荷包,叫做拱眼。 (3)昂 如果方向与翘相同,也是前后挑出,但向外一端特别长,并将底皮微斜向下时,这个条形方木叫做昂。它的前端面砍削成半圆形或五角形叫做昂嘴。 (图十二)举架出檐及面阔进深 (图十三)斗拱分件之一 (图十四)斗拱分件之二 (图十五)挑尖梁头、菊花头及清式昂嘴变迁图 (图十六)斗拱分件之三 (4)枋 枋是各攒斗拱之间相联系的条形方木,其功能是把分散的斗拱联成一个整体,在柱头中线上叫正方枋,在前后挑出的万拱上面的叫拽枋,在里拽厢拱之上,承托天花的叫并口枋。 (5)耍头与撑头 在最上层的翘或昂之上,更有两层与之平行,长短也约略相同的长形方木,下一层叫耍头,上一层叫撑头。耍头前后端露明在外,分别砍做蚂蚱头和六分头两种雕饰。撑头外端不露,只将挑檐枋撑住,里后尾雕做麻叶头(图十三:斗拱分件之一,图十四:斗拱分件之二,图十五:挑尖梁头、菊花头等大样及清式昂嘴变迁图)。 (二)斗拱的分类 对于单层建筑,依用在檐下还是用在室内,可分做外檐斗拱和内檐斗拱两大类。 外檐斗拱按斗拱分布的位置分为三种: (1)柱头科:位置在柱头上,前面挑出屋檐,后面承托梁架,荷载较大,所以翘昂的尺寸也比其他斗拱大一些。 (2)平身科:位置在额枋上面,平身科与平身科之间,一般做成等距离(11斗口),帮助柱头科传递屋顶的重量。 (3)角科:用在房屋四周转角的柱头上,功用和柱头科相同,但结构则庞大复杂得多。 镏金斗拱是一种外檐特殊的斗拱。从檐柱中线以外和普通斗拱完全相同,只是柱头以里撑头后尾特别加长,而且顺着举架的角度,向上斜起称杆,放在上一架的大斗上;其桁 后尾和耍头后尾也随着向上斜起,并用名叫伏莲捎的捎木捎接在一起。 内檐梁枋之间常用若干攒不出踩的斗拱,如一斗三升、下加荷叶墩、上加雀替,把梁枋上下联系在一起叫做隔架科。 有一种如意斗拱,每攒斗拱除纵横各出翘拱之外,在四十五度方向,还要挑出斜拱,多攒斜拱相交成复杂的网络状,如意斗拱常常在木牌楼上使用(图十六:斗拱分件之三,图十七:斗拱分件之四,图十八:斗拱分件之五,图十九:五踩镏金斗拱图)。 (三)斗口的意义 平身科坐斗之上有十字卯口,以承受瓜拱和头层的翘或昂,这承受翘或昂的坐斗开口就叫斗口,斗口的尺寸是有斗拱建筑的各木构件权衡基本单位。 试摘录《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卷二十八所记一段如次: “凡算斗科上升斗、拱、翘等件长短高厚尺寸,俱以平身科迎面安翘昂,斗口宽尺寸为法核算,斗口有头等才、二等才以至十一等才之分,头等才迎面安翘昂,斗口宽六寸,二等才斗口宽五寸五分,自三等才以至十一等才各递减五分,即得斗口尺寸。” 这一段记载告诉我们,斗口的尺寸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斗拱上升,斗、拱、翘各个分件的长短高厚和斗口有直接比例关系,而且斗口差不多和所有大木构件都有直接关系,如同书卷一所记: 凡檐柱以斗口七十分定高,…… 凡小额枋,……以斗口四分定高,…… 等等。 (四)斗拱的订名 依前节所述,按照斗拱位置的分类法,可把某攒斗拱说成某檐某某科,以指出其位置所在。但这还不够,因为每攒斗拱有出踩的有不出踩的,有踩数多的有踩数少的,《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列举如下一些称呼,可供我们在调查时或制订修缮计划时订名参考。

文档评论(0)

docindp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