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岳麓版(全国)一轮复习课件:第3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10讲.ppt

高考历史岳麓版(全国)一轮复习课件:第3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10讲.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历史岳麓版(全国)一轮复习课件:第3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10讲

1.依据史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归纳五四运动的基本特点,并指出这场运动体现了一种怎样的革命精神? 提示:(1)特点:革命性:反帝反封建;群众性:多阶层参加,联合斗争;爱国性:维护主权、反对侵略。成功性:斗争目标基本实现。 (2)精神:爱国主义。 2.据史料三概括五四运动影响的具体表现。 提示:知识分子倾向俄国和社会主义;走同工农相结合的道路。 (摘自2012年福建高考T17)学者殷海光在论及五四运动时,认为它以iconoclasm (打倒偶像)和enlightenment(启蒙)为动力,是一场“中国知识最光荣的运动”。史料从什么角度评价五四运动?结合二十世纪第二个十年的相关史实,简述作者这样评价的理由。 提示:(1)角度:思想解放。 (2)理由: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旗帜,打倒了传统权威;为新思想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还促进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 [史论归纳] 五四运动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含义 (1)新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开始发挥领导作用。 (2)新的思想潮流——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并逐渐和工人运动结合在一起,成为先进中国人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3)新的精神面貌——彻底地反帝反封建。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4)新的觉醒——民族意识觉醒。五四运动中,各阶层广泛参加,相互支援,形成反帝反封建的强大力量。 [命题分析] 方法1 从历史演进角度命题。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群众基础,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解题时可从领导阶级、指导思想、群众基础等方面思考。 方法2 从社会主流思想角度命题。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主旋律,民主与科学是五四精神的核心。解题时需注意从民族危亡和弘扬文化遗产方面分析。 1.(2011·课标全国,30)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  ) A.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 B.外交失利导致的损害程度不同 C.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 D.列强攫取中国利权的手段不同 解析 公车上书时西方民主思想影响有限,而参与的也仅仅局限于上京应考的知识分子,而五四运动是在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和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冲击之下各阶层广泛参与的爱国运动。由此看出导致二者差别的主要因素是民族觉醒与群众基础的不同。B、C、D三项也是影响因素但不占主要地位。 答案 A 2.1923年,陈独秀说:“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逐渐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潮,由空想而实际运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陈独秀所说的“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指(  ) A.武装革命 B.无产阶级革命 C.民族革命 D.国民革命 解析 从题干中抓住关键词时间1923年,人物陈独秀,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向俄国人学习,走俄国人的道路,只有无产阶级革命才能体现其新。故选B;武装革命以往都有无法体现革命新方向,排除A。民族革命在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已经提出了,也无法体现革命之新方向,排除C。国民革命尚未开始,排除D。 答案 B 基础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基础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第10讲 辛亥革命和五四爱国运动 考纲要求 1.辛亥革命。2.五四运动。 课标提示 1.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2.概述五四运动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知识点一 清末民主革命风潮——辛亥革命的背景 1.帝国主义列强加紧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2.清政府试图通过新政来挽救其统治危机。 (2)思想:革命派与改良派展开思想论战,宣传了革命思想。 (3)军事:革命党人发动了黄花岗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 『思考应用』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武昌起义一举大获成功,很大的一个因素,是革命党人意外地撞上了一个有钱有枪的宝库,喊了一嗓子‘芝麻开门’,门就真的开了。”对此,你如何认识辛亥革命的爆发? 提示:武昌起义的爆发有其偶然性,但辛亥革命的发生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经济: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政治: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组织: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思想: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军事:一系列武装起义。 知识点二 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的爆发 1.时间:1911年10月10日。 2.经过:革命党人熊秉坤、金兆龙率先发难,经过一夜激战,革命军占领武昌。 3.结果 (1)成立了湖北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 (2)宣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