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VIP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6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东晋名士中,陶渊明是隐士。南朝钟嵘在其文章《诗品》中说陶渊明“文体省净,殆无长语。笃意真古,辞兴婉惬。每观其文,想其人德……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他是一名躬耕陇亩的普通人,所写的是一般人的日常生活。可是他毕竟又不是一般人,而是位诗人。六朝期间,幻设的故事、归隐的套语多的是,何以大家就这么相信陶渊明在纸上呈现出来的人格与生活?   这就关乎陶渊明诗文的特点了。钟嵘“文体省净,殆无长语”的评价,极可深思。语言在表达思想感情时,我们希望它是透明的,如此才能令人观文而见心,毫无阻隔。但语言往往不透明或不甚透明,故常因语言而生误解、滋歧义,乃至形成障蔽。孔子说“言之不文,行而不远”,华美的文辞,固然可帮助作品传远,然其可能造成的误解与障蔽亦更严重。这就是老子要提醒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缘故。我国的文学,自汉以来就不断增强其文的性质,到了魏晋,华靡更甚。陶渊明弃文就朴,放弃了一切多余的修饰与无聊的废话。这一方面表现了他删繁就简、捐华崇实的态度,令人相信他人德甚高;另一方面,诗歌的语言又从美回到了信,语言与作者的心境情思才又可以不隔了。故陶渊明说归田说饮酒,而人皆信之。   如此“省净”的文体,相对于南朝“俪采百字之偶,竞价一句之奇”(《文心雕龙·明诗篇》)的时代风气来说,是太朴拙、太接近日常语言了。杜甫说“观其著诗集,颇亦恨枯槁”(《遣兴》),陈后山批评他“切于事情,但不文耳”,均就此而言。更无怪乎钟嵘虽对他有那么多赞美,仍只将他列为中品了。   可是,陶渊明诗文的“不文”却比较复杂。初读若不经意之作,但读着读着却让人感到其中颇有意味可供咀嚼。这种意味,不是由语言性的美感,即华辞产生的,而是诗中显示的生活态度、人生体会等“意蕴”造成的。这些“意蕴”,对一些人生体验比较丰富的读者来说,特别耐人寻味,让他们觉得陶诗比一般文采美丽的作品更深邃、更隽永。但陶诗的这种效果,不全由其“意蕴”造成,也跟其“语谓”的特点有关,即看起来不文,自然朴素,但用语甚为精妙,在朴拙的语言中表现出精确与洗练。   陶诗的这些特点对后世追求超越语言华美之层次、达到所谓“看似寻常最奇崛”的浑朴境界,或“不求工而自工”的诗人格外有启发,难怪陆游读陶诗要感慨道“我诗慕渊明,恨不造其微”了。   陶渊明诗文的这种好处,可称为平淡。平淡不是寡味,而是返璞归真的中和之美。达到此种境界,除其人德之外,由文学角度看,与其取径古雅有关。他的文学观接近汉人,其创作亦有复古倾向。于是这就像个钟摆:由汉到魏晋,越来越文;这时复古反弹,稍复古直,遂文质彬彬矣。 (摘编自龚鹏程《中和之美的典范》) 1.本文揭示了陶渊明作品在“语谓”方面的特点。以下评论,没有涉及陶渊明作品这一特点的一项是 ( ) A.对《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中的“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两句,南宋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评论道:“只十字,而雪之轻白虚洁尽在是矣。” B.对《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中的“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两句,今人袁行霈评论说:“‘亦’字表现物我契合的境界,是极平淡而又极有趣的。” C.北宋唐庚在《唐子西文录》中说:“唐人有诗云:‘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及观陶元亮《桃花源记》言:‘尚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可见造语之简妙。” D.梁昭明太子在《陶渊明集》的序中说:“有能读渊明之文者,驰竞之情遣,鄙吝之意祛,贪夫可以廉,懦夫可以立,岂止仁义可蹈,亦乃爵禄可辞!” 2.下列有关陶渊明及其诗文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陶渊明在作品中表现了归隐田园的人生志趣,描写了日常的饮酒生活。这些内容能让人信以为真,跟他使用了“省净”的文体大有关系。 B.陶诗在朴素平淡中不乏深邃、隽永的内涵。这既是由于陶诗寄托了生活、人生等方面的丰富意蕴,也是由于陶诗用语精妙,耐人寻味。 C.陶渊明作品最突出的特点是平淡,是一种文质彬彬的中和之美。这种风格的形成,就是因为他在创作上抛弃华靡,追求朴素古雅。 D.陶渊明的人格和作品都受到了钟嵘的关注。对于前者,钟嵘极力推崇;对于后者,钟嵘有不满意之处,故只将其诗列为中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