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火灾危险源管理.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火灾危险源安全管理 一、概念的提出 “重大危险源”首先由欧州国家提出,最初叫“重大危险装置”(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这一概念提出是由于化学品生产规模化以来重大工业事故导致的。 1976年,意大利北部名叫塞维索的小镇,一家农药厂反应釜泄漏大量TCDD(四氯二苯并二口恶英,二嗯英中毒性最大的一种),它是一种致癌物,虽然没有人死亡,但导致居民疏散和2000多人中毒。 1984年,美国联碳公司设在印度的博帕尔农药厂发生甲基异氰酸酯泄漏,2000多人死亡、50000余人失明、20万人受伤,赔偿官司打了好几年。 1987年10月,法国一次涉及硝酸铵的爆炸火灾疏散了六万居民。 2004年4月15日重庆江北区天源化工厂氯气泄漏导致15万人大转移。 1、国际劳工组织对重大危险源的定义:彼此距离500米之内的所有装置(它们同属于相同的工厂或工场),当其中危险物质的数量超过规定的阈限值时,就是所谓的“重大危险装置”,或称重大危险源。 2、我国:重大危险源是指生产、运输、使用、储存危险化学物品或者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三、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 四、重大危险源管理 (一)国际劳工组织关于重大危险源管理的规定: 重大危险源鉴别和申报 重大危险源资料信息管理 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价 重大工业事故引发条件的控制 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运行 应急方案(计划) 重大危险源地址选择和土地使用方案 重大危险源的安全检查 (二)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关于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的规定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涉及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的条款有第十条、第二十二条、第四十八条。分别就重大危险源的选址、储存和登记备案制度作出了规定。 1、 重大危险源选址 新建重大危险源(除了运输工具和加油加气站之外)与下列场所区域的距离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有关国家规定: (1)居民区、商业中心、公园等人口密集区; (2)学校、医院、影剧院、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 (3)供水水源、水厂及水源保护区; (4)车站、码头(按照国家规定,经批准专门从事危险化学品装卸作业的除外)、机场以及公路、铁路、水路交通干线、地铁风亭及出人口; (5)基本农田保护区、畜牧区、渔业水域和种子、种畜、水产苗种生产基地; (6)河流、湖泊、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 (7)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 (8)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予以保护的其它区域。 (1)设专用仓库、专用场地或者专用储存室 (2)专人管理 (3)储存方式、方法与数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4)出入库必须进行核查登记。 (5)储存单位将有关情况报公安和安监部门备案 (1)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单位,要向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办理登记。 (2)负责危险化学品登记的机构要向环保、公安、质检、卫生等有关部门提供危险化学品登记的资料。 (1)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初步设计; (2)企业总平面布置图,周边环境状况说明; (3)企业现状及其演变概况介绍,工程概况、主要产品,经济状况; (4)工艺流程、物料平衡、主要产品产量;各装置工艺操作规程及工艺流程图和装置设计说明书; (5)涉及危险品名称、类别、理化性质和危险、危害特性; (6)危险化学品管理规章制度; (7)特种设备,压力容器档案及其检验报告书;避雷、静电接地检测报告; (8)事故案例;及本企业事故档案; (9)事故应急预案及演习记录。 (1) 总体布置 1)对环境状况进行描述,确认是否与规范有抵触之处; 2)平面布置各安全距离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2) 人员素质与培训 1)是否有符合生产或者储存需要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2)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资质证书及考核; 3)员工是否熟知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安全标签的内容; 4)主管及业务人员、操作人员、管理人员是否接受有关法律法规、安全知识、专业知识、职业卫生防护和应急救援知识的培训,取证上岗。 1)生产工艺、设备或者储存方式、设施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2)工艺路线是否成熟; 3)工艺路线是否陈旧; 4)有无工艺卡片、及执行工艺卡片情况; 5)员工是否熟知安全防范措施,管理制度如何; 6)工艺过程中出现过的事故,是否已吸取教训,并有防范措施; 7) 作业场所是否有相应的监测、预防和防护措施。 1)危险化学品包装内是否附有与该物品一致的安全技术说明书; 3)危险化学品的包装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4)危险化学品的包装物、容器是否由为有资质的厂家生产,并经检验机构检验合格; 5)在

文档评论(0)

bm504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