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美跨文化实际中的语用失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中美跨文化实际中的语用失误.doc

浅析中美跨文化实际中的语用失误   【关键词】 中美跨文化交际;语用学;语言语用失误;社会语   用失误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2―0112―01   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中美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越来越密切。由于交流者的文化背景和思想观念不同,人们往往会忽视外语持有者的文化观念倾向,这样,在人们的交流中就会出现语用失误,从而引起交流困难,误解甚至冲突。不仅如此,如果交流者对于外语模棱两可,或者对于外民族的文化特点又知之甚少,就更容易出现语用失误,这在国际文化交流中是一个巨大的障碍。所以,对于英语学习者或者使用者来说,认识与了解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旨在帮助跨文化交际者尽量减少交流中的语用失误,使跨文化交流的效率大大提高。   语用学是研究语言的理解和使用的知识系统。语用失误是由语用规则的变动而引起的。具体说,说话者违背了交际准则与社会规则,或者忽视了交际者的身份与地位,违背了外国人的特殊的社会观念,造成跨文化交流中的失误。   中外语言学家们将语用失误分为两类,一类是语言语用失误,一类是社会语用失误。   一、语言语用失误   1. 回答感谢语中的语用失误。中国人习惯于忽视英语原住民的说话方式,却错误地使用他们自己的表达词。比如,当回答“Thanks a lot.”之类的话语时,英语原住民的回答是“Never mind.” 或 “It doesn’t matter.”而中国人的回答却是“Don’t mention it.” 或 “You are welcome.” 在中国,“Never mind.” 或 “It doesn’t matter.”是用来回答别人的道歉语的。所以,跨文化交际者应当避免出现这种中式英语。   2. 校园里的语用失误。人们常常听到中国学生在课后这样问美国外教:“I have a question to ask you.”。在同样的情况下,英语原住民会说:“I’d like to ask you a question.” 或者 “Could I ask you a question?”.当中国学生听不清楚美国人的问题时,他会大声问“What?”,事实上,这是极不礼貌的。正确的回答应当是“I beg your pardon?”.   3. 大街上的语用失误。同样的语言表达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这让很多跨文化交际者感到困惑。一位中国游客想让一位美国人帮她拍照,简单介绍了相机的使用方法。拍照前,美国人会向中国游客确认:“Shall I just press this button?”,中国游客的答案是“Of course.”,这让美国人心里很不舒服。在中国,人们说“Of course.”是一种很肯定的语气,而在美国,“Of course.”这种回答会让人觉得你是在质疑他人的智商。地道的回答应当是“Exactly.”“Yes.”或 “Certainly”.   二、社会语用失误   1. 问候语和告别语中的语用失误。在中国,人们见面打招呼通常这样问:“吃了没?”,“你去哪儿呢?”,这让初来乍到的美国人非常奇怪“Why they often ask me if I have eaten or where I am going? I can afford a meal, and are they going to invite me to a dinner? It is my business to go wherever, why they want to know?”.英语原住民见面的问候语通常是“Good morning” 或 “Good afternoon”,他们的闲谈几乎不会涉及到个人生活。当然,美国人同中国人问好也应当尽量避免肢体接触,除了大众化的握手外,亲吻,拥抱等问候方式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是很难忍受的。   2. 称谓中的语用失误。称呼习惯的不同也会引起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中国人不明白难以理解美国人直呼自己父母的大名,这非常不礼貌。中国人称呼某人,会在他的姓后加一个职业或者职位,比如:王老师,赵局长等,以示尊敬。而在英语中,人们称呼不熟悉的人,习惯于在人们的姓前加Mr, Ms, Mrs 和 Miss, 例如:“Mr White”或 “Miss Brown”,如果是熟人的话,他们会直呼其名,即使对方是父母或者领导。但在中国,若是不分长幼,不分级别直呼其名,会被大家认为是粗鲁没礼貌或者家教不好。   3. 礼貌用语中的语用失误。美国人比较喜欢听到别人的称赞,而中国人会认为这是在炫耀或者是不谦虚的表现。中国人听到美国人频繁的称赞自己,会

文档评论(0)

you-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