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苏沿海地区水利工程布局研究
江苏沿海地区水利工程布局研究
前言
1 江苏沿海地区水利工程布局现状评价与规划定位 1
1.1 研究区概况 1
1.2 水利工程布局现状评价 2
1.3 沿海发展中水利工程布局的定位和任务 14
2 淡水资源的保障 15
2.1 本地区水资源量与水资源利用现状 15
2.2 2020年需水量预测 18
2.3 供水工程布局 30
3 防灾减灾能力的提高 38
3.1 流域性防洪建设 39
3.2 区域性洪涝治理 42
3.3 海堤建设 51
3.4 挡潮闸、治导线与河口治理 55
4 水资源保护与水环境改善 67
4.1 沿海地区水环境状况与保护、改善的目标 67
4.2 清水通道与水源地的建设和保护 75
4.3 水功能区划 83
4.4 地下水的保护 85
4.5 保障措施与建议 88
5 工程建设安排设想与主要建议 92
5.1 水利工程建设安排设想 92
5.2 主要建议 93
前 言
江苏沿海地区产业综合开发战略研究由中国工程院、开发银行和江苏省人民政府联合立项和进行研究水利工程布局是课题在江苏沿海从战略上作出产业综合开发布局中,是水利保障作用,使产业综合开发对水利的需求得以满足。水利工程布局课题研究依托江苏省水利厅水利工程布局
本项目研究区域范围为江苏沿海地区,主要是指拥有海岸线的地区,包括连云港、盐城和南通三个市区以及南通市的启东、如东、通州、海门、海安,盐城市的东台、大丰、射阳、滨海、响水,连云港市的灌南、灌云、东海、赣榆等14个市(县)(内含省属8大国营盐场、18个国营农场),大体是江苏境内东起海堤204国道通榆河处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区,属海洋性气候,具有明显的季风特性,冬干旱,夏湿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3~15,年降雨量900~1050mm,南部多于北部,年变化较大,年内降雨的60~70%集中在汛期6~9月经过50多年的治理和建设,处于流域下游,水系紊乱,河道淤塞,每遇流域大水,洪水肆意漫流,大大灾、小小灾、无雨旱灾经50多年治理,初步建成了
(3)防潮、防台工程体系
沿海地区不同于内陆,受潮汐、台风以至风暴潮的影响,因而海堤与挡潮闸便成为具有区域特色的水利工程体系。
海堤
沿海地区从连云港市的赣榆县绣针河口至长江入海口,海岸线全长954km,其中主海岸774.5km。自1997年开始实施海堤堤防达标建设,规划达标海堤总长855km,其中主海堤775km、灌河堤80km。海堤达标工程设计标准为抗御50年一遇高潮加10级风浪,海堤堤顶高程在设计潮位加风浪爬高的基础上安全超高1m。
挡潮闸
沿海地区为了挡潮御卤、防洪蓄淡,修建了大量的挡潮闸,大中型挡潮闸有60多座。排水流量大于100 m3/s的挡潮闸58座,其中南通10座,盐城32座,连云港16座。
水环境状况不断恶化
(1)水质状况不断恶化
人口增加与经济发展使得沿海地区水环境状况呈不断恶化的趋势。长江中泓山丘区的几个水库类水,内河水质普遍为、类甚至劣类。随着地表水质量下降,地下水污染也逐步加重,潜水深层地下水水质虽然较污染为轻,但局部地区,如南通等仍严重,水质劣于IV类水。漏斗沿海是地下水超采集中区,分布有8个较大超采区南通地区和盐城地区已形成区域性的大型漏斗,漏斗区面积分别达到2268km2和2143km2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地面沉降灾害。
水利工程布局现状尚不完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要求
除上述水环境恶化问题外,在水利工程布局方面,尚存在不满足当前、更不适应未来发展要求的问题。
(1)长历时少雨的干旱缺水
由于长历时的少雨,加以同时上游来水也少,干旱缺水时有发生。据初步统计,自五十年代以来,已发生的大旱年份有1959、1966、1973、1978、1982、1986、1988、1992、1994、1997、1999、2001年,平均4~5年发生一次,机率较高,对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展影响很大。发生干旱缺水的原因是长历时的少雨和上游流域来水偏枯。1994、2001年旱情分布示意图见图1.2。
江苏沿海地区地处江、淮、沂沭泗水末端,供水线路长,能力不足,易受干旱。
(2)流域性防洪标准尚需提高
流域性防洪工程体系已经形成、并已达一定标准。流域性防洪工程是分期实施的、现状是其一期工程或近期的标准,为确保沿海地区防洪安全,流域性防洪工程的标准尚需不断提高。
流域性防洪工程所经地区,阻塞了本地的排涝系统,“因洪致涝”问题在新沂河、新沭河及渠北地区等仍然存在。
(3)区域性防洪除涝问题尚较突出
沿海地区的区域性防洪标准除南部的江海平原区(南通)达50年一遇外,其余基本上为10~20年一遇。区域的除涝标准除江海区和沂北区的沭北片基本达5~10年一遇,其余一般为3~5年一遇。总体上,区域性防洪除涝标准低、洪涝灾害尚较严重。
南通、盐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