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国生必修三咬文嚼字.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冯国生必修三咬文嚼字

必修三第一专题 语言,存在的家园 咬文嚼字 【学习目标】 1.识记并积累课文中的重要字词的读音、写法、意思及运用。 2.能正确理解本文例证的作用及论述的层次。 3.能运用本文的知识,就常见的文学用字作一点鉴赏。 【课前预习】 1.给加点的字注音。 箭镞( ) 岑寂( ) 付梓( ) 尺牍( ) 下乘( ) 斟酌( ) 锱铢( ) 禅房( ) 禅让( ) 月晕 ( ) 晕头转向( ) 咀嚼 ( ) 倒嚼( ) 咬文嚼字( )流涎( ) 2.熟记下列词语的意思。 援例:引用成例。援,引用。 杀青:古时把书写在竹简上,为防虫蛀须先用火烤干水分,叫“杀青”。后泛指写定著作。 付梓:古时雕版刻书以梓木为上,后因称书籍刊印为“付梓”。 端木遗风:指孔子的弟子子贡遗留下来的诚信经商的风气。 索然无味:毫无意味或毫无兴致的样子。 斟酌:反复考虑以后决定取舍。 玩索:反复玩味探索。 点铁成金:比喻修改文章,化腐朽为神奇。 尺牍:长一尺的木简。古代用以书写。后指信札,书信。 兴会:意趣;兴致。 锱铢必较:锱、铢:都是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指对很少的钱,很小的事也要计较。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   ),就显得思想还没有(   ),情感还没有(   )。咬文嚼字,在表面上象只是(   )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   )思想和情感。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   )仍完全不变。 【课堂导学】 一、记忆理解 1.作者:朱光潜(1897——1986),我国现代著名的美学家、文艺理论家。安徽桐城人,著有《谈美书简》、《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诗论》、《西方美学史》等。 2.文题及文体:“咬文嚼字”,这个成语一般情况下是贬义词,多用来指死抠字眼而不注重实质内容。但在本文中是指运用语言的严谨态度。不是贬义。在文中它有一个同义词即“炼字”。 本文的文体是文艺随笔,它属于文学评论文章。它形式灵活,笔调轻松,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它不像规范的论文那样,注重逻辑和理论论证。 3.写作特色。 (1)以漫谈的形式行文。这篇课文是随笔,作者以漫谈的方式,似与读者促膝谈心,娓娓道来,字字句句沁入读者心田。文章不玩弄深奥的理论,举例子,做阐释,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读者在不知不觉之中接受了作者的观点同时。 (2)举例典型,论述精辟。作者所举例子都十分典型,十分精辟,很有说服力;对例子所做的解说,周密精要,令人心悦诚服。全文道理与例子、观点与材料结合紧密,材料产生观点,观点又建立在材料基础上。 二、阅读理解 1.认真阅读课文第一、二两段,回答下列问题。 (1)郭沫若先生与朱光潜先生都觉得“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比“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的表达够味,但理由却不同。请分别指出两人的理由。 (2)从第一、二两段的论述归纳出来的观点是什么? 2.认真阅读课文第三、四两段,回答问题。 (3)作者辨析《史记》李广射虎一段文字,旨在论证哪个观点? (4)作者辨析“僧推月下门”与“僧敲月下门”旨在说明什么道理? 3.阅读课文第四、五两段,思考下列问题。 (5)作者分析苏东坡诗《惠山烹小龙团》“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是要说明什么道理? (6)引发“套板反应”的根本的心理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说它与文艺无缘? 三、合作探究 1.本文第1段引用郭沫若先生改“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一例,在文章中有什么样的表达作用? 2.本文最后一段写道:“以上只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请归纳本文关于“咬文嚼字”方面的道理,并分析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 【课后巩固】 一、将下面诗句的用字与括号中的用字进行比较,指出诗句用字的妙处。 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流入海)。—— 王之涣《登鹳雀楼 》    2.红杏枝头春意闹(浓)。—一宋祁《玉楼春》    3.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数)枝开。—一卢梅坡《早梅》    4.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飞来过墙去,应疑春色在邻家。            ——【唐】王驾《晴景》 二、语基运用 1.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咀嚼(jiáo)    上乘(chéng)  锱(zhī)铢(zhū)必较   拘(jū)礼 B.没镞(zú)     付梓(xīn)   清沁(xīn肺腑)     斟(zhēn)酌 C.岑(cén)寂    憎(zèng)恶   深恶痛嫉 (jí)     胸襟(jìn) D.蕴(yùn)藉(jiè)  尺牍(dú)    咬文嚼(jiáo)字     流弊(bì) 2.下列四组词语中,书写

文档评论(0)

ww900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