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学》课件--第04章.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础护理学》课件--第04章.ppt

* * * * * * * * * * * * * * * * 小 结 重点: 医院感染、无菌技术的概念 常用化学消毒灭菌法的注意事项; 无菌技术和隔离技术操作原则 化学消毒剂的使用原则 ?难点:无菌技术的操作原则 知识拓展 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为:清洁、消毒、灭菌、无菌技术、隔离、合理使用抗生素、消毒与灭菌的效果监测。 课后思考题 1、简述紫外线消毒时的注意事项。 2、简述无菌技术操作中应遵循的原则。 * * 定期监测灭菌效果:幻灯片7-5~7 * 定期监测灭菌效果:幻灯片7-5~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基本概念 1.清洁区:不易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和病原微生物 等物质污染及传染病患者不应进入的 2.潜在污染区:可能被患者血液、体液和病原微生 物等物质污染及传染病患者不应进入的 3.污染区:传染病患者和疑似传染病患者接受诊治 的区域 4.两通道 5.缓冲区 6.负压病区 7.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非 完整皮肤和粘膜均可含感染性因子的 原则,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 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 (二)医院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 低危险区:行政管理区、教学区、图书馆、生活服务区 中等危险区:普通门诊、病房 高危险区:感染病科 极高危险:手术室、ICU、器官移植室 1.医院建筑布局合理,符合隔离要求。 2.隔离标志明确,卫生设施齐全。 3.严格执行服务流程,保证洁、污分开,加强三区管理。患者或患者接触过的物品不能进入清洁区;患者或穿隔离衣的工作人员通过走廊时不断接触墙壁、家具;各类保本放在指定的存物架上;工作人员进入和离开病房按要求着装;严格执行探视制度 (三)隔离原则 4-* 4.隔离病室环境定期消毒,物品处置规范。 定期消毒;患者接触过的或落地的物品视为污染;患者的生活用品每周消毒;需送出的物品置于黄色污物袋内,外有明显的标识 5.实施隔离教育,加强隔离患者心理护理 正确掌握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隔离方式和防护技术 6、掌握解除隔离标准:分泌物三次结果为阴性或已度过隔离期,由医生开出医嘱后方可解除隔离;对于出院或转科或死亡的患者及所用物品等进行的终末消毒。 (一)基于切断传播途径的隔离预防 1.接触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2.空气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3.飞沫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二)基于保护易感人群的隔离预防 二、隔离种类 4-* 对确诊或可疑感染了经接触传播的疾病(肠道、皮肤、多重耐药菌感染)采取的隔离和预防。 (1)隔离病室使用蓝色隔离标志 (2)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根据疾病确定淡然隔离还是同室隔离 (3)减少转运 (4)进入隔离室前必须戴好口罩、帽子,接触患者前做好防护,患者接触过的一切物品应按规定处理。 (5)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应戴手套,离开应脱手套,洗手并且消毒手。 1.接触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4-* 肠道: 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霍乱、甲肝、 伤寒、副伤寒。 常见多重耐药菌包括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 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 泌尿道感染、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医院获得性肺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等 对经空气传播的呼吸道疾病(肺结核、水痘)等采取的隔离和预防。 (1)隔离病室使用黄色隔离标志 (2)相同病原引起感染的患者可同居一室,通向走道的门窗须关闭。有条件时尽量使隔离病室远离其他病室或使用负压病室 2.空气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4-* (3)患者病情允许戴外科口罩,定期更换,专用痰杯,限制活动范围 (4)严格空气消毒 (5)医务人员严格按照区域流程,穿戴相应的防护用品,正确处置用物 (6)进入确诊或可疑传染病患者房间时,应帽子、防护口罩,必要时戴护目镜和防护面罩、手套。 对经飞沫传播的疾病(百日咳、流感、病毒性腮腺炎)等采取的隔离和防护 (1)隔离病室使用粉色隔离标志 (2)相同病原引起感染的患者可同居一室,通向走道的门窗须关闭。有条件时尽量使隔离病室远离其他病室或使用负压病室 3.飞沫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4-* (3)患者戴外科口罩,专用痰杯,限制活动范围 (4)加强通风,或进行空气消毒 (5)探陪者戴外科口罩,相距1m以上 (6)医务人员严格按照区域

文档评论(0)

lnainai_s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