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情系在家国 执着于故土.doc
情系在家国 执着于故土
他心中始终有个梦想――让家乡变而貌、让穷人住新房,让荒漠变良田。
在28年的时间里,他为曾经的一句诺言矢志不渝,不惜背负巨额债务、不论回报多少、不计功名得失,走过风风雨雨、度过艰难万千,在鄂尔多斯地区治理沙漠30多万亩,种植沙柳300多万亩,带动12万农牧民增收致富。
他先后投资60多亿元用于新农村建设、产业扶贫,在沙漠中建起了一座举世瞩目的现代化新城,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新扶贫模式的典范。
多年来,他投资公益事业资金3.2亿多元,救助了200多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当地筑桥5座、修路10条,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为社会、为国家、为人民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他就是内蒙古东达蒙古王集团董事长――赵永亮,一个信念坚定、心系百姓、造福社会的大爱企业家,一个以劳动为社会创造出巨大价值和财富的时代楷模。
为改变家乡立誓
赵永亮的家乡在鄂尔多斯库布其沙漠东部的召沟村,当年很难解决温饱,能吃上一顿羊肉就是最大的梦想。这里的老百姓一辈子只洗三次澡,出生洗一次,结婚洗一次,去世洗一次。因为那里极度的干旱少雨,而且风多沙大、广种薄收,当地老百姓编了一句顺口溜:“春天种了一坡,秋天割上一车,打了一笸箩,煮了一锅,吃了一顿,还剩的不多。”所以,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人们为了填饱肚子,总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掠夺性地乱用资源,使环境发生了严重恶化,真正是“五十年代风吹草低见牛羊,六十年代滥垦滥伐滥开荒,七十年代沙进人退无躲藏。”
1973年,赵永亮在达拉特旗畜产品公司当上了一名收购员。走向社会,他才真正体会到知识技能的重要。于是他发奋努力、刻苦钻研,寻找各种机会学习知识,提高技能,无师自通地练就了一套过硬本领,通过手感和目测就能判断猪羊的基本重量。当年,凡是经他目测并亲手提抱过的猪实际称重误差不超两斤,羊的误差不超半斤。1976年,在伊克昭盟(鄂尔多斯市)畜产品全项目技术大赛中赵永亮获得了第一名,22岁就成为“全国新长征突击手”,24岁时被提拔为伊克昭盟绒毛厂原料公司总经理,26岁被提任为伊克昭盟羊绒衫厂副厂长兼原料部部长。31岁时出版了中国第一部《山羊绒毛学》,并成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农业技术专家。
年轻有为的赵永亮可以说平步青云,但这并不是他一生的追求和梦想的归宿。1989年农历腊月二十五,从小疼爱他的奶奶去世,因为当地太穷没有电,只能用汽车电瓶放了一晚上的哀乐。这件事对赵永亮的触动很大。跪在奶奶灵前的赵永亮发誓:
“我这辈子要是不能帮家乡通上电就是狗熊!如果能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也许算个英雄。”正是这个誓言,决定了赵永亮今后的人生。
这个誓言成为赵永亮毕生的追求,1990年,赵永亮辞掉多少人可望而不可及的显赫职务毅然下海。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能请到精通羊绒的人,就意味着请到了财神爷,很多实力雄厚的企业都希望赵永亮去他们那里工作。但他却偏偏去了大连的一家外资小企业担任副总经理。因为这家企业的老板唐悦琳女士答应了他的条件:借给他20万美元在家乡办一个企业。到大连后,赵永亮帮唐女士的企业从年销售额80万元做到了3000多万元。三年后,他带领弟弟赵永明等人如愿以偿回到家乡创办了东达羊绒制品公司,并拿出自己下海挣到的第一笔钱为家乡召沟村通上了电,并帮助困难家庭子女上学,帮助许多乡亲到自己的企业上班,兑现了当年的誓言。
为企业发展谋变
东达羊绒公司发展很快,只用了两年时间就达到上亿元的销售额。但企业同时也遇到了山羊绒原料供应后续不足的问题。因为当时一些不明真相的人提出要消灭山羊,理由是山羊对植被破坏严重。而赵永亮却认为,山羊是农牧民重要的生产生活资料和提高收入的重要来源,不但不应该消灭,而且要扩大养殖规模。只要科学地改散养为舍饲就可以两者兼顾。赵永亮的认识与国家实施的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禁牧舍饲政策不谋而合。
那几年,在发展养殖过程中受到了当地恶劣生态环境的严重困扰,因此赵永亮萌生了治理沙漠的念头。
拿什么治理沙漠?答案是沙柳。沙柳是当地防风固沙的优质树种,具有抗风沙、耐干旱、平茬复壮等特点。过去老百姓只将沙柳作为薪材使用,利用率低,没有种植的积极性,导致大片沙柳自然枯死。沙柳的生物学特性是3-5年平茬一次,平茬后的沙柳会以8倍的速度生长。鄂尔多斯属于降雨量在350mm以下的灌木王国区,种植沙柳的优势得天独厚。沙柳20%的叶子和嫩枝条与农作物秸秆、苜蓿等草本植物可配制成优质饲料用于圈养绒山羊;80%的枝条是优质木质化粗纤维,可加工成木浆造纸。这就是赵永亮的思路。
1998年,赵永亮投入2亿多元收购了停产多年的达拉特旗造纸厂并进行了升级改造,建成年产10万吨的沙柳制浆配抄挂面箱板纸项目,产值达3.2亿元,农牧民增收6000多万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