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顺友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王顺友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摘自《工人日报》)
时代先锋:雪域高原的忠诚“信使”王顺友(上篇)
一个长年累月与天地为伴孤独的人。
一匹驮着邮件不停翻山越岭的骡马。
一条崎岖不平充满艰险的跋涉之路。
……
在绵延数百公里的木里高原上,一位身着邮政制服的中年人牵着一匹驮着大小邮包的骡马默默行走的情景,早已成为山寨百姓心中生动而熟悉的映像,更是他们翘首以盼的希望。
20多年来,他每月有28天行走在大山深处、河谷江畔、雪山之巅,按班准时地将一封封信件、一本本杂志、一份份报纸送达用户手中……
20多年来,他在雪域高原跋涉26万公里,风霜雪雨,日月为伴,孤独前行……
他,就是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邮政局“马班邮路”的杰出代表、全国劳动模范王顺友。
四条忠告
木里地处青藏高原边缘,全县境内绝少平地。一道道状如刀锋的山梁在这里并排交织,山与山之间形成落差巨大的大河深谷,海拔在4000米至5000米以上的大山有100多座。
马班邮路是当地特殊地理环境的产物,这里最早的通信方式是口传、人递和烽火。1960年以后,县邮政逐步给邮递员配备马匹,从此开始了马班邮路。
但是,面积达1.3万平方公里的木里,目前只有等外级公路1000多公里。直到今天,全县99%的乡镇仍在依靠马班邮路保持与外界的联系。乡邮员在这里不仅有送邮件的职责,而且还是政府政令通达的象征。
在这条“哪怕亏损也要坚持经营下去”的马班邮路上,如今已经71岁的老职工王友才曾经走了28年。
1984年,这位视邮政为“生命”的老人将缰绳交给时年19岁的儿子王顺友。他给儿子提出了4条忠告:一是不能丢失邮件;二是不准打湿邮件;三是不准冒领贪污汇款、不准私拆信件;四是必须准班准点。
“20年过去了,这4条‘忠告’儿子不仅都做到了,而且做得比我希望的还好。他没有让我失望,更没有让党和政府及乡亲们失望!”王友才说,儿子是以“舍小家为大家”为代价挺过来的。
家在路上
“我实际上有三个家,一个在山上,一个在江边,一个在‘路’上”。王顺友说。
王顺友解释,他自己的家在木里县乔瓦镇银盘村一个叫绿音塘的半山腰上,而父母的家则在该县白碉乡的河边村。而为了“邮路”这个“家”,他几乎顾不上照顾前两个家。
自从父亲手中接过马缰绳后,王顺友主要负责木里县城至白碉乡、三角桠乡、倮波乡、卡拉乡的乡邮投递,邮路往返里程长达584公里。
在这条邮路上,王顺友既要翻越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雪岭,又要穿越闷热难耐的雅砻江河谷地带,还要横穿野兽出没的原始森林。途中的必经之地察尔瓦山气候恶劣,一年中有6个月冰雪覆盖,气候达到零下十几度,凛冽的寒风吹在脸上像刀割一样,积雪在高原太阳的反射下灼得眼睛直疼。
尤其是从白碉乡到倮波乡,还要经过当地老百姓谈之色变的“九十九道拐”。在这里,拐连拐、弯连弯,抬头是悬崖峭壁,低头则是波涛汹涌的雅砻江,马帮踩出来的羊肠小道下面是万丈深渊。
在这里,山路异常狭窄陡峭,有的地方需要手脚并用才能通过,稍有不慎,就会连人带马摔下悬崖掉进滔滔江水中,“连尸首都找不到”。
在这里,人们能够看到的天只有簸箕那么大,紧跟在马后面的人只能看见马的尾巴。马粪直接掉在后面的马和人的身上,想躲都躲不开……
路上,王顺友难得遇上一户人家。当万家灯火、家人团聚时,王顺友常常只能一个人蜷缩在山洞、牛棚、树林里或露天雪地上,与心爱的骡马相伴。
“冬天一身雪,夏天一身泥,饿了啃糌粑面,渴了喝几口山泉水,甚至是吃几口冰块。”王顺友说,相比之下,蚂蟥区的“吸血虫”已经算不上什么。“最恼火的莫过于雨季,几乎没有穿过一件干衣服,睡过一个安稳觉。本来就难走的烂石路变成泥浆路,连马都打滑,我常常摔得浑身是泥,夜里也只能裹一块塑料布睡在泥水里。”
愧对家人
由于投递路线长,王顺友一个班期来回得走14天。一个月走两班,每个月在家最多只有两三天。
妻子韩撒承担起了家里的一切农活,长年的劳累使她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
2004年6月,王顺友出班回来,看到韩撒躺在床上,病得不轻又无人照顾。焦急的王顺友将妻子扶上马,连夜赶到县医院。
3天后,妻子的病稍有好转,王顺发又整装踏上了邮路。“没办法,不能耽误班期,乡政府和乡亲们还等着我给他们送邮件呢!”
今年元旦,王顺友的儿子因学习紧张没有回家,小女儿又外出打工,妻子韩撒再次病倒在床上。刚搬来的邻居陈老六,发现王家的烟囱怎么连着两天没有冒烟了,养的牲畜也没关进圈,家里的大门又一直大开着。他进屋一看,发现韩撒躺在床上,已经说不出话来。
好心的邻居急忙赶到县邮政局,局领导马上派车将韩撒送到了县医院。经过抢救,韩撒脱离了危险。此时,人们却无法通知正在邮路上的王顺友,因为他离返家还有3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玉米单交种质量标准的制定必须与时俱.doc
- 经济效益审计教案.doc
- 经济效益分析写法实例.doc
- 玉米在食品加中工的用应.doc
- 玉米膨化粉的企业标准.doc
- 王丽君作文讲评课.doc
- 经济法基础期末试卷.doc
- 经济法基础模拟试卷1.doc
- 经济法基础试卷(一).doc
- 经济法概论-形1答案.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