豇豆新品种浙翠9号的选育.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豇豆新品种浙翠9号的选育.doc

豇豆新品种浙翠9号的选育   摘要:浙翠9号是以浙翠2号为母本、夏宝2号为父本育成的长豇豆新品种。该品种中熟偏晚,生长势较强,主、侧蔓均可结荚,荚长69.5 cm、宽0.9 cm,单荚质量30.5 g,豆荚粗细匀称、肉厚、肉质致密;嫩荚浅绿色,商品性好;春季栽培全生育期为115~122 d,秋季栽培全生育期为105~112 d,抗逆性好,抗病毒病,中抗煤霉病、枯萎病。   关键词:豇豆;新品种;浙翠9号;选育   中图分类号:S6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547(2016)08-0049-02   1选育过程   为选出符合育种目标的豇豆新品种,母本选择中熟偏早、丰产性、抗病性较好的浙翠2号,父本选择生长势旺、豆荚商品性好、熟期较晚、耐贮运的夏宝2号。   2008年春以浙翠2号作为母本,夏宝2号为父本配置杂交组合,获得9粒F1代种子。2008年秋季种植全部F1代种子,出苗6株,收获全部F:代584粒种子。2009年春季F2代种子育苗移栽,单株种植,选出分离单株256株;2009年秋季种植F3代种子,选出F4代优良单株85株;2010年春季种植F4代单株,选出F5代优异单株23份;2010年秋季种植F5代入选单株,共选出综合性状优异的F6代单株8份;2011年春季种植F6代单株,获F7代最优单株5份:2011年秋经评价鉴定,最终选育出符合育种目标的株系。   2012年春以浙翠5号作为对照,在公司农场进行品种比较试验,豆荚长度70 cm,荚色嫩绿,种子红色、肾形,百粒质量15.5 g,豆荚商品性好,炒食口感嫩糯,田间抗逆性强,2013-2014年进行区域试验及生产示范,反映良好。2015年通过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定名为浙翠9号。   2选育结果   2.1丰产性   ①品种比较试验2012年春在浙江之豇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试验农场(杭州)进行品种比较试验,4月15日播种,随机区组排列,4次重复,小区面积30 m2,以浙翠5号作为对照,按常规栽培进行田间管理。试验结果表明,浙翠9号667 m2产量可达到2 215.5 kg,比浙翠5号增产9.7%。   ②区域试验2013-2014年在浙江之豇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试验农场、庆元、泰顺(泰农果蔬专业合作社)进行区域试验。以浙翠5号为对照,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每小区面积30 m2。采用育苗移栽,畦宽1.5 m(连沟),行距75 cm,株距30 cm,每穴3株。结果表明,2013年浙翠9号产量1917.0~2 054.5 kg/667 m2,平均产量1 978.4 kg/667 m2,比对照浙翠5号增产8.5%:2014年浙翠9号产量为1825.6~1989.7 kg/667 m2平均达1 906.8 kg/667 m2,比对照增产8.8%。2 a平均产量1 942.6 kg/667 m2,比对照增产8.7%(表1)。   ③生产试验和示范2013-2014年开始在浙江杭州、丽水、温岭、泰顺及云南、广西、海南等地试种,各地反映良好。2014年春季在丽水莲都和萧山海涂进行生产示范,浙翠9号平均产量达到2 012.3 kg/667 m2,比对照浙翠5号增产10.2%。且商品性较好,得到消费者和种植户的认可。   2.2抗病性   ①田间表现根据试验农场多年种植表现及2013-2014年各地多点种植情况表现,浙翠9号田间病毒病、煤霉病、枯萎病平均发病率分别为0、16.5%、9.8%,明显低于对照浙翠5号的9.3%、44.8%、26.6%(表2)。   ②专业机构鉴定经浙江省农科院植微所2014-2015年鉴定(表3),结果表明,浙翠9号对病毒病的抗性优于对照浙翠5号;浙翠9号中抗煤霉病、枯萎病,与对照差别不大。   2.3品质   经各地试种反馈,浙翠9号条荚长、粗壮、无鼠尾、耐贮运、炒食口感好,优于对照品种浙翠5号。2014年经农业部农产品及转基因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杭州)检测,100 g浙翠9号鲜豆荚含VC 22.8 mg、蛋白质2.04 g、粗纤维1.1%。   3特征特性   植株蔓生,生长势较强,侧枝多,主、侧蔓均可结荚;第1花穗节位在第7~8节;三出复叶,叶片较大,小叶长13.5 cm、叶宽8.5 cm;每花穗结荚2~4条,单株结荚数12-14条,荚长69.5 cm、宽0.9 cm,单荚质量30.5 g,条荚匀称,粗细一致,肉厚,肉质致密,无鼠尾;荚色嫩绿,商品性好;紫红花,种子肾形,百粒质量15.5 g。熟期偏晚,春季栽培全生育期为115~122 d,秋季栽培全生育期105~112 d,采收期长达38 d左右。抗病毒病,中抗煤霉病、枯萎病。   4栽培要点   适宜春夏季栽培或秋延后栽培,长江

文档评论(0)

神话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03223011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