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预测.docVIP

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预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预测.doc

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预测   摘 要:矿产资源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宝贵财富,随着科技的发达,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凿矿技术也更加先进。本文则主要围绕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预测。   关键词;物探技术;地质找矿;应用   文章通过对工作区进行地质测量及岩石分析等工作,对成矿地质特征和典型矿床地质特征进行研究、分析,为该地区今后的地质勘查工作及找矿方向提供参考依据。   1 成矿地质背景   本区域大地构造位于天山褶皱的北天山地向斜褶皱带的南缘,为古生代拗陷,该区经过多旋回造山运动,褶皱及断裂较为复杂,岩浆活动较为频繁。   区域出露的地层主要有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长城系、第四系。   分布于该区东北部,属浅海相碎屑岩建造,岩性主要为片岩、砾岩、砂岩、灰岩等。   分布于该区的南部,为一套变质岩,属浅海相碎屑岩建造,上部有少量酸性火山喷发岩,岩性主要为片岩、凝灰质砂岩夹砾岩、砂岩、灰岩。与上覆中泥盆统阿拉塔格组(D2a)地层呈断层接触关系。   为本区出露面积最大的一套地层,分布于该区中部,属浅海相碳酸岩建造,岩性主要为块状灰岩、厚层大理岩、结晶灰岩、绿泥石英片岩等。   分布于该区中、北部,区域上分三个亚组,该区见中下亚组,为一套浅变质岩,属浅海相碎屑岩建造,岩性主要为石英砂岩、粉砂岩夹片岩、千枚岩及大理岩。主要为上更新统―全新统冲洪积层(Q3-4apl), 洼地内广泛分布由风积砂与洪积碎屑砾石混合组成。该区侵入岩有石炭系的闪长岩(Cδ)、花岗岩(Cγ),岩体长轴方向近北西- 南东向,与区域构造线基本一致,受断裂控制,属裂隙式侵入,具轻微片麻状构造,压碎及重结晶现象。   区域内构造较发育,褶皱、断裂构造表现强烈,构造线总体呈近北西向或南东向。褶皱构造均表现为复式褶皱, 两翼均不对称,轴向在10°―40°之间变化。断裂构造发育较多, 走向100°―80°不等,断裂规模相差较大,断裂性质以压扭性逆断层为主,局部有张性逆断层。   区域矿产较多,主要为金、铅锌多金属矿和铁矿点,有工业意义的不多,但具有一定的找矿意义。   2 矿体特征   在本次地表工作中,发现有两个构造蚀变破碎带,依次编号SP Ⅰ、SP Ⅱ。   SP Ⅰ 位于1 :2000 简测中北部,走向60 °,长约550 米,宽5―30 米不等,破碎带碳酸盐化强烈,局部岩石裂隙面见有弱孔雀石化,蚀变带上有一断层F1 通过,断层产状350 ° ∠ 62 ° , 通过探槽揭露,YRTC3、YRTC10、YRTC12 见有铜矿化,品位为:YRTC3 :0.26-0.38%、YRTC10:0.017-0.28%,YRTC12:0.024-0.28%,由于工程分布较广,无法连接矿(化)体。   SP Ⅱ位于1 :2000 简测南东部,走向70°,长约430 米,宽7―40 米不等,破碎带碳酸盐化强烈,另见有零星黄铁矿化、孔雀石化、硅化等也较强, 蚀变带上有一断层F2 通过,断层产状330°∠ 60°。其中YRTC7见铜品位,YRTC7:0.0045―0.22%。   在两个蚀变带中,发现两个铅锌矿化体,另一个铅锌矿化体发育在结晶灰岩中,一个铁矿点位于结晶灰岩中。三个铅锌矿化体依次编号Ⅰ、Ⅱ、Ⅲ。现分别介绍如下:   Ⅰ号矿化体:位于SP Ⅱ中,长约100 米,宽0.9--7.5 米不等,褐铁矿、黄铁矿、铅钒、锌华发育,矿体呈细脉状延伸且延伸不稳定,厚度变化较大,倾向150°,槽探样品分析结果铅为0.13―6.1%,锌为0.32―3.66%。蚀变带向南西延出矿区,施工了JGZK001 钻孔,钻孔控制矿体斜深150 米,穿矿厚度0.5 米,从分析结果看,铅13.22%、锌8.62%,另外还含有铜0.15%。   Ⅱ号矿化体:位于SP Ⅱ中,倾向160 °,见矿厚度2.5 米。褐铁矿、黄铁矿发育。在蚀变带中,肉眼可以见到浸染状铅锌矿,同时伴有薄膜状孔雀石、斑状铜蓝,另外硅化、碳酸盐化强烈。槽探样品分析结果铅为0.037―2.02%,锌为0.067―1.79%。   Ⅲ号矿化体:发育于结晶灰岩中,倾向200°,见矿厚度3 米。褐铁矿、黄铁矿发育,矿化岩石裂隙面上见有少量星点状铅锌矿,同时伴有薄膜状孔雀石、斑状铜蓝,另外硅化、碳酸盐化强烈。槽探样品分析结果铅为0.24―0.7%,锌为3.067―10.86%。   铁矿点位于勘查区中东部地形平缓地段,从槽探工程揭露情况来看,铁矿见于破碎岩石的裂隙面中,走向30°,见矿厚度1 米,槽探样品分析结果为25.36%,褐铁矿化、赤铁矿发育,碳酸盐化强烈。   3 矿石质量   3.1 矿石结构构造   矿石的结构主要有:浸染状结构等。构造主要有:块状构造、片状构造等。   3.2

文档评论(0)

神话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03223011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