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背景中童本作文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ocVIP

田园背景中童本作文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田园背景中童本作文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oc

田园背景中童本作文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内容摘要:作文,说到底就是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而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的问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更是小学作文教学的关键,它决定着学生对待作文的兴趣和态度,直接影响着作文教学的效果。因此,实施和落实田园背景中的童本作文教学,也就不能不解决学生“写什么”的问题?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常听学生抱怨“没什么好写的”,其实,置身田园背景的农村师生,只要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农村生活资源,一定会成为农村学校作文教学一道亮丽而独特的风景线。    关键词:作文教学 资源利用    一.从自然景观中积累习作资源    1.描山水田野之美    描写山水田野之美,农村孩子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他们和大自然“零距离”,山水田园随时就在他们的身边和眼前,伸手就可以触摸和感觉到。春季,雪融冰化、桃红柳绿;夏季,蝉鸣蛙叫、树木葱茏;秋季,天高云淡、秋叶翻飞;冬季,风刀霜剑、雪花飘飞。四季更替的景象,可以直接成为学生非常直观可感的习作资源。此外,观原野盛衰、听鸟语犬吠、享明月清风、品日升云涌,对很多现代城市的孩子来说,已经是非常奢侈甚至不可能的事了,而置身田园背景,农村孩子只要愿意,随时可以尽情领略。    田园背景下的作文教学,如果教师能精心安排具体欣赏自然的活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体悟,通过照片、图画等多种形式展示交流,山水田野之美一定能从孩子的身边走进孩子的眼里和心里,然后流淌在孩子的笔下。    2.绘家乡物产之丰    身处农村,无论何时都能体会到物产之丰。桃李成熟时,满树的鲜嫩果实让人垂涎欲滴;夏暑难挡时,满地的香瓜、西瓜让人大饱口福;待到秋收时节,放眼望去无边无际的金黄稻穗让人浮想联翩,灯笼似的橘、柿早就多得不足为奇了。此外,抓住饱满袋底让谷穗一泻而下的酣畅,挎着整篮土豆红薯的满足,传递大白菜上车的喜悦,看拉网里挨挨挤挤都是鱼的惊喜,不都是极好的写作资源吗?    地方特产也是很理想的话题。就以我们江苏南通为例,在全国响当当的名产就有不少。香甜酥脆的西亭脆饼、绵柔悠长的白蒲黄酒早就名扬大江南北。我就和学生一起走进铁匠铺探访过家乡的名产――刘桥菜刀,了解了刘桥菜刀的历史传承、独特工艺、销售业绩,感受了刘桥菜刀的光泽和锋利。从同学的习作中不难发现,对家乡的特产有了全面细致的介绍,对家乡的自豪感也油然而生。    3.写村野变化之大    在过去,农村就等于是落后。对这一点,现在的孩子们也许都没有体会。为了让孩子们体会农村之变,了解过去非常必要。查看过去的报刊杂志、图片资料、听家人讲述过去的情况(住房、收入、衣着、饭菜、交通等)都是很好的方式。相信孩子们一定会惊叹于泥土还能筑墙,桥就一块楼板,自行车全村就几辆。在他们惊叹之余,领他们走进乡野,新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肯定会一下子深深映入他们的眼里和心里:放眼望去,集中居住区的别墅一座连着一座,宽阔的水泥路几乎能连到每家每户,家家的场地上都停着小轿车,新修的防渗渠道一直伸向远方,树林、花园、菜园随处可见,“度假农庄”里游客不断……    二.从田园实践中丰富习作资源    1.寻一寻家乡历史    一个地方就有一段历史、一串故事,合理地挖掘和开发,将是写作资源的一处珍贵的宝藏。孩子们恐怕不会想到,现在的学校,过去可能就是一座念经诵佛的庙宇;现在的大桥,过去可能就是一个终日繁忙的渡口,现在的低洼田地,过去很可能就是宽深交错的沟河。当这些或近或远、或深沉悲壮或轻松幽默的历史、故事经过自己的寻访、挖掘、整理,逐渐清晰明了,最后成为一篇篇精彩习作的时候,孩子的心灵一定是充满成就感并对家乡充满敬意的。就以探访地名为例,笔者所住的集镇有一个特殊的名字――“英雄乡”。为什么叫“英雄乡”,何时起叫“英雄乡”?这些问题一经提出,立即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他们纷纷查找资料、寻访老人、实地考察,历经数日终于找到了得名的原因和时间:抗日战争时期的1943年正月十三,在此地发生过一场激烈的战争,一百余名新四军战士英勇抗击日寇不幸牺牲、血流成河。为纪念他们,遂在建国后将此地改名为“英雄”。从孩子们一篇篇饱含血泪的习作中,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他们的内心的深深震撼,作为英雄的后代,他们牢记祖辈的英豪壮举,自豪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流泻在笔下,已是坚定和深沉。    2.谈一谈民俗文化    城市化的推进,使得古代风行的许多民间习俗逐渐淡化甚至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在农村,得以流传下来的传统风俗相对还是非常丰富多彩的,这也为农村学生的习作提供了非常珍贵的素材。例如,我们当地过年过节时的风俗就有很多,除夕要守夜,大年初一要吃荠菜豆腐汤,正月初五要放鞭炮,立夏节吃蛋称体重,冬至日要吃汤圆,过年之前彻底大扫除,定期赶庙会;逢红白喜事的风俗最讲究:新婚夫妇要穿红色或黑色的

文档评论(0)

kak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24126005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