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顺应理论指导下高职“大学英语精读”教学模式的构建.doc
顺应理论指导下高职“大学英语精读”教学模式的构建
摘要:顺应理论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考察语言的使用,为语用学整体理论的构建提供了新的思路。文章将以《大学英语精读》第一册Unit 10 Going Home为例,着重从综观思想和动态观出发来分析顺应理论指导下高职大学英语精读教学的模式,试图探索精读课堂的教学思路、教学策略,为高职大学英语精读教学提供了一次新的尝试。
关键词:顺应理论;大学英语精读教学;综观;动态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26-0085-03 收稿日期:2016-06-29
课题项目:本文系无锡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顺应论视角下的高职大学英语精读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应用研究”的阶段性成果(J/D/2014/024)。
作者简介:王艳丽(1982―),女,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言学、语用学。
一、顺应论的理论背景
比利时语用学家、国际语用学会秘书长Jef.Verschueren(1999)在Understanding Pragmatics一书中,进一步发展了他在“Pragmatics as a Theory of Linguistic Adaptation”(1987)中提出的语言顺应理论,以一种新的视角来考察语言的使用,为语用学整体理论的构建提供了新的思路。
Verschueren(1999)从人类自身与语言、文化的关系出发, 给语用学重新定义为“对在行为方式上与语言使用有关的语言现象作认知、社会、文化上的综观”(Verschueren,1999:7)。
顺应理论强调语言的使用说到底“是一个基于语言内部和外部的原因,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不断做出语言选择的过程”(Verschueren,1999:55―56)。人类之所以能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不断做出选择,是因为语言具有三大特性: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Verschueren,1999:59)。这三大特性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此外,要对语言现象做出语用解释,还必须考虑语境关系顺应、语言结构顺应、动态顺应和顺应过程中的意识程度,这四个方面对整个交际过程进行了详尽的描写和解释。
文章将以《大学英语精读》第一册Unit 10 Going Home为例来分析构建顺应理论指导下高职大学英语精读教学的模式,探索精读课堂的教学思路、教学策略。
二、Going Home一课的教学设计
Step 1:Pre-reading Stage
欣赏歌曲 “Tie a Yellow Ribbon Round the Old Oak Tree”或电影片段。自1971年《纽约邮报》刊登了Going Home这一真实故事之后,Irwin Levine与L.Russell Brown把这一动人的故事改编成歌曲。此后,高仓健主演的日本影片《幸福的黄手帕》更使这个故事家喻户晓。由歌曲欣赏或电影片段导入能为课文的讲解创造浓厚的感情氛围和心理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点引导学生探讨其文化背景,师生共同体会歌词中Vingo复杂丰富的情感变化,使学生对作品的背景知识、故事情节、主题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Step 2:While-reading Stage
首先,在Global Reading环节引导学生完成文章的表层理解,初步了解文章大意和梳理基本框架,找出记叙文的几大要素:plot, setting, characters, climax, theme, point of view等;鼓励学生复述故事概要,一方面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提高学生口头作文的能力。
其次,Detailed Reading环节是课文处理的重心,对文章的理解和欣赏起到关键作用。鼓励学生找出文中Vingo,young people以及隐形的人物Vingo妻子的描述,以图表归纳的形式一目了然地呈现,让学生一一揣摩Vingo的内心感受和年轻人的情感变化。
再次, 为了对文章主旨有深层次的理解,再次返回到作品标题,让学生尝试比较 “ Going Home” 和“Yellow Ribbon”这两大标题, 通过讨论,挖掘学生对 “家”和 “黄丝带”象征意义的理解,引导并丰富学生的表述。进一步设计组织小组讨论环节,锻炼学生的口语和思辨能力, 如: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right attitude towards reformed criminals? What can we do to help them to live a new life? 升华主旨,让学生理解到爱和宽恕、信任和理解的真谛。
Step 3:Post-readi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