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泵供热与智能热网技术交流-cdt.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热泵供热与智能热网技术交流-cdt.ppt

凝水回锅炉 电站锅炉 汽轮机 排汽 换热器 凝水 余热回收 一次网回水 采暖用户 采暖用户 一次网供水 改造范围: 对汽轮机后几级叶片、凝汽器等进行改造;需要校核轴向推力、叶片强度、轴系稳定性校核。 低真空集中供热流程方案 集中供热梯级利用应用技术-技术比较 项 目 吸收式热泵技术 低真空供热技术 实际应用效果 较好 对小机组较好 具有的优势 适应范围广,供热与非供热工况快速、无缝切换,不改动主机,总体改造难度较小。 项目投资相对较小; 占地面积小。 限制条件 典型方案:热回收能力受驱动抽汽量及热网管径限制; 大温差方案:需同时改造厂侧及网侧,网侧改造协调难度大。 以热定电;背压高引起发电负荷下降;大型机组尚无应用案例;需要较强的检修队伍。 系统变工况特性 典型热泵:随负荷变化不改变热网原有运行方式,热网回水温度高影响机组回收效果但不影响安全;大温差:随负荷变化改变原热网的运行方式,需调节热网水流量,以保证供热温度。 完全以热定电;热网回水温度高将影响机组回收效果和负荷,且可能影响机组安全 设计最低供电煤耗的影响 可回收全部余热 ~150 可回收全部余热 ~150 投资 (万元/MW) 适中 较低 集中供热梯级利用应用技术-技术比较 山西某2×135MW空冷机组低温余热利用项目 □ 采用大温差供热技术,项目投运时间2011年1月; □ 135MW空冷供热机组的余热回收供热工程,新增供热能力132MW(179万GJ),新增供热面积200万平米; □ 空冷岛下方安装2台乏汽余热回收机组,用户热力站处安装18台换热机组; □ 供热期内乏汽通过余热回收机组凝结降温,节约空冷散热器的风机电耗。 应用举例——热电联供电厂 □ 采用典型热泵供热技术,项目投运时间2011年11月; □ 125MW水冷供热机组余热回收供热工程,新增供热能力49.72MW(75 万GJ),可实现新增供热面积约83万平米; □ 项目系统共设计3台吸收式热泵,总容量113MW; □ 供热期内可切除冷却塔,循环水系统形成闭式循环,节省了大量水资源。 新疆某2×125MW水冷机组低温余热利用项目 应用举例——热电联供电厂 山东某1x140MW低真空供热利用项目 □ 采用低真空供热技术,项目投运时间2011年11月; □ 新增供热能力159.9万GJ,可实现新增供热面积399.75万平米; □ 年可节约标煤约4.54万吨,减排CO2 11.89万吨,SO2 908吨,NOX 335.9吨。 原纯凝工况2×6级叶 片低压转子 2×4级叶片低压转子 现场转子 更换 应用举例——热电联供电厂 集中供热综合效益 前景展望 4 * 热电联供发展趋势 梯级利用应用前景 ■ 根据《2010 年热电联产发展规划及2020 年远景发展目标》,预计到2020 年,全国热电联产总装机容量将达到2 亿千瓦,将占全国火电机组中的比例为37%左右。 ■ 随着节能减排的不断深化,热电联供必将与其他各种新的节能技术协同发展,使梯级利用得到巨大发展。 热电联供发展趋势 梯级利用应用前景 ■ 梯级利用作为一项基本的用能原则,对热电联供企业合理利用蒸汽、回收余热、改善机组效率有重大作用。 ■ 除火电厂之外,可广泛用于分布式能源领域,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 谢 谢! * 华 电 电 力 科 学 研 究 院 HUA DIAN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华 电 电 力 科 学 研 究 院 HUA DIAN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华 电 电 力 科 学 研 究 院 HUA DIAN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 2013年6月 前言概述 1 4 2 能量梯级利用基本原理 前景展望 主 要 内 容 梯级利用主要应用技术 3 前言概述 1 * 我国能源利用现状 近年来供电煤耗下降情况 主要指标与先进国家的差距 节能降耗主要技术路线 我国能源利用现状 在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仍占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中比例的70%左右。 2010年国内发电与热电联产用煤总量约18亿吨,约占全国煤炭总消耗量的60% 。 我国的单位GDP能耗比世界平均 高2.4倍,与世界先进水平仍存在较 大差距。 近年来供电煤耗下降情况 供电标准煤耗(克/千瓦时) 年份(年) 主要指标与先进国家的差距 火电机组供电煤耗(g/kWh) 高效机组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