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和bit视频编码的优劣对比(区别)【DOC精选】.docVIP

bit和bit视频编码的优劣对比(区别)【DOC精选】.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bit和bit视频编码的优劣对比(区别)【DOC精选】

之前我也发了贴说明10bit压制的优势以及播放方法,也提供了一些自压的10bit视频供测试:/thread-708211-1-1.html 当然光提供10bit视频的确很难让人信服其优势,于是我今天就做了个8bit与10bit编码的对比测试。 压制方法: 使用06_taro的x264编译版:/newbbs/viewtopic.php?f=8t=219 SAP的EP x264压制脚本:/newbbs/viewtopic.php?f=8t=168 前者就是带patch以及位深转换修复的x264编译版。后者是个方便的脚本,可以实现1st pass使用指定的CRF(固定质量模式,数值越低质量越好)编码,然后2nd pass使用1st pass判定出来的码率进行编码。所以下文所说的CRF指的都是1st pass使用的,实际上还是2pass(二次编码)模式。 ------------------------------------------------------------------------------------------ 8月31日新增3个高压视频测试: 1.码率大约1230kbps的720p,K-ON!的NCED加上雪飘的华丽字幕(做成了内嵌,因为外挂的话会非常耗CPU资源)。8bit和10bit在色彩过渡区域有着巨大差距。 2.码率大约700kbps的Anohana EP01的ED,加上雪飘的字幕做成内嵌。 3.用了2pass bitrate=4000压的Planet Earth 1080i25版本(fake interlaced)EP01前2分钟的片段,封装了1条DTS-HDHR音轨和9条PGS字幕(包括DIY中字)。 /folder/f02c9c0983f ------------------------------------------------------------------------------------------ 这里要强调的关键的一点就是抖动(dither),我们用的TN屏都是6bit的,却能显示8bit的色彩,就是因为使用了dither,举个例子,就是反复显示16和17两个值来达到16.5的效果,通过改变其比例,可以实现16-17之间的某个值。 但是一个平滑的8bit数据在dither成6bit以后,不光有质量上的损失,而且因为dither以后的数据不平滑,所以更难以压缩,于是在进行编码压缩后,平滑的8bit数据所占容量比dither的6bit数据所占容量更小。 稍微要注意的一点是,在显示领域上用的dither是时间上的变化;而在视频、图像领域上的dither是空间上的,也就是画面内的dither处理,放大以后就会看到类似于噪点的点状分布。 现在的蓝光原盘是8bit的,质量好的原盘制作看不到banding就是因为抖动处理,同时噪点这种高频信息也具有视觉效果上抑制banding产生的作用。但无论是抖动还是噪点,都是十分耗费码率的,所以重编码时就会有很大的问题。 现在的10bit编码的优势之一(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在编码上的优势),就是通过10bit编码可以获得平滑的色彩过渡,而最终播放时可以dither成8bit输出给显示器,也能获得接近10bit的效果,由于输出的时候并不需要压缩,所以dither的8bit并没有给显示带来影响。但是如果拿这个dither的8bit来进行视频编码,如果要保留这些dither的信息,就要耗费比10bit编码高出50%以上的码率,而如果不用这么高的码率,dither信息会有所丢失,于是色彩过渡就变得不平滑了。 ------------------------------------------------------------------------------------------ 片源为Clannad ~After Story~ NCOP的第0帧到第299帧,最后我用3种不同的CRF值及mbtree,其他所有参数都固定,分别用8bit和10bit压制,获得了6个片段,下载地址,包括了所有记录信息的log: /file/bhu5jbti 以下均使用缩略图,要获得完整PNG图片请点击,最佳的比较方法是下载下来然后全屏进行比较。 一、来自原盘的截图 原盘的前13秒是码率最高的部分,也是暗场/噪点最多的部分,所以比较有参考价值。 二、使用CRF=16 开启mbtree 8bit的log: x264 [info]: SSIM Mean Y:0.9879862 (19.203db) x264 [info]: encoded 300 frames, 1.49 fps, 10841.03 kb/s x264 [info]: frame I:4? ???A

文档评论(0)

taotao0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