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万有引力定律》教学设计方案.docVIP

[课题]《万有引力定律》教学设计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题]《万有引力定律》教学设计方案

[课 题]《万有引力定律》教学设计方案 [设计思想]: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学生体会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思路,亲自推导并建立完整的万有引力定律。本节在本章中处于核心地位,是第一节内容的发展,是后几节的基础。本节教材选用的是讨论法与讲授法结合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时可以点到为止。课后,发动学生进行查阅相关资料,自学,体会将微小形变放大的方法。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思路和过程。 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及数学表达式,在简单情景中能计算万有引力。 知道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意义。 4、认识万有引力定律的普遍性。(它存在宇宙中任何有质量的物体之间,不管它们之间是否还有其它作用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在推导定律时体会“把椭圆轨道近似为圆轨道”的方法,渗透科学发现的方法。 2、通过运用万有引力定律进行一些简单估算,锻炼估算能力,并体会万有引力的“大”和“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新规律的确立必须经过理论推导和事实(或实验)验证这两方面工作的意识。 2、了解科学发展的艰巨性和必然性,培养对科学家崇敬的情感,增强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及数学表达式 教学难点:万有引力定律发现的思路 [教学内容及变化] 本节内容包括正文、练习与评价和发展空间三部分。正文部分又分为与引力有关现象的思考、万有引力定律和万有引力常量三部分。 原教材的相关内容分为两节,一节《万有引力定律》,一节《引力常量的测定》。新教材合并为一节,把《卡文迪许测定引力常量的实验》作为课外阅览。可能是考虑实际教学的情况,基本是局限于教师的挂图讲解,并没有真正去探究。但作为重要的内容,又有保留的价值。教学时,本部分内容应该指导学生自学,并提供相应帮助。 新教材在定律的推导上比旧教材更严谨、更完善,突出了牛顿第三定律在作用。 [教学手段与方法] 本节教材选用的是讨论法与讲授法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资源与准备] 图片:亚里士多德、开普勒、胡克、哈雷、牛顿的图片 学生游戏:学生模拟公转情况 学生预习:通读全文,重点阅读万有引力定律推导部分。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过程1:课题引入: 教师出示:课本46页“讨论交流”的前两个话题:为什么苹果从树上落向地面而不飞向天空?为什么月亮不会落到地面,而是饶地球运动?同时加问一句:苹果能变成“月球”吗? 学生讨论:学生充分讨论,同时教师加以引导。(苹果变月球,本节课不要得出结论) 教师边演示边提问: 演示:细线拉小球在做圆周运动 提问:如果细线突然断了,小球将如何运动?既然月亮一直做圆周运动,那是不是也有一种力来实现呢?而这种力不同于绳子的拉力,它是无形的,是神秘的。 教师出示:课本46页图3-2-1。 学生看图:讨论分析。 教师提问:维持行星或者月亮运行的施力物体是谁?这个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师讲解: 这些问题其实也是牛顿从猜测开始思考的关于引力的问题。从牛顿的名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可以看到他是这样思考的:在地面上很高的地方,重力并没有明显地减弱,那么把重力作用的高度逐渐延伸到月球轨道上,月球仍受重力的作用,可能就是这个重力使月亮保持围绕地球的轨道运动。牛顿的结论是:月亮围绕地球运动,受到的是地球对它的引力。而且这个力和下落的苹果受到的力是同种性质的力,都是地球对它们的引力,并进一步证明了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向心力也是太阳对行星的引力。 过程2:万有引力定律 提问复习:开普勒第一、第三定律。向心力公式? 一个简化:把行星围绕太阳的运动轨道近似看成是圆。(推导的立足点) 学生板演:请一个学生上黑板演算,其他学生独立推导。(结合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个别点评指导) 因为行星绕太阳的运动是匀速圆周运动,所以太阳对行星的引力F是提供行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即: 式中r是太阳和行星间的距离,v是行星运动的线速度,m是行星的质量。 式中的v用天文观测很难直接得到,但行星公转周期容易测量,(新教材的说法很好)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代入上式可得到:. 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是个常量,则得出结论:行星和太阳之间的引力跟行星的质量成正比,跟行星到太阳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行星与太阳间的吸引力是相互作用的,是大小相等、性质相同的力(一对反作用力)。牛顿认为,这个引力与行星的质量成正比,也应和太阳的质量成正比。(牛顿认为应该如此,而不是牛顿第三定律的必然结果,所以这是个合理推论,其正确性需要验证)如果用表示太阳的质量,那么有:,写成等式有,G是一个常量,对任何行星都是相同的。当将此关系式运用到月球绕地球的运动,以及其他天体运动中,发现它们间的引力跟太阳与行星的引力遵循同

文档评论(0)

ailuojue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