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ISO14001标准中的环境因素.doc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浅议ISO14001标准中的环境因素

浅议ISO14001标准中的环境因素 杜云雁 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高级工程师 025210001 南京市白下路1号 摘要:环境因素,特别是重要环境因素是环境管理体系中的控制对象,因此准确地识别和评价环境因素是环境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关键环节。本文从环境因素的描述方式、细化程度、能够施加影响的范围及评价点的设置四个方面阐述环境因素的识别及评价过程中应考虑的原则,为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及认证提供参考。 关键词:环境因素 重要环境因素 识别 评价 ISO14001:2004中关于环境管理体系的定义:组织管理体系的一部分,用来制订和实施其环境方针,并管理其环境因素。在标准4.2 ,4.3.1,4.3.2,4.3.3,4.4.2,4.4.3,4.4.4,4.4.6,4.6等条款都提及(重要)环境因素,可见环境因素在环境管理体系中的重要性。 识别环境因素不是目的,识别环境因素的目的是评价出重要环境因素,评价出重要环境因素也不是目的,其目的是为了控制(重要)环境因素。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这是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活动的根本出发点。 笔者在多年从事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中积累了一些关于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方面一些看法,在此提出来与各位同行共同探讨。 一、环境因素的描述方式 环境因素的定义: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环境影响的定义: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环境因素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环境因素”和“环境影响”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结合环境因素和环境影响的定义可以归纳出环境因素的描述方式:组织的活动/产品/服务+名词+动词。其中名词主要表述为污染物质或能源资源,动词主要表述为排放、产生、废弃或消耗。如地板锯切过程中粉尘的排放,喷漆过程中漆渣的产生,设备维修过程中含油抹布的废弃,装配过程中电能的消耗等。通过这种描述方式可以将组织的环境因素识别得比较准确,从而保证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结果更加合理,(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更加有针对性。为准确表述组织环境因素的含义,构成环境因素描述方式的三部分缺一不可。 一些组织在建立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将环境因素描述为组织的一个活动、产品或服务,而非真正意义上的环境因素。如将环境因素描述为机械维修、化学品储存、电镀件的清洗等。这种描述方式的导致环境因素的含义不明,如机械维修,这只是一个活动,其产生的环境因素可包括:噪声的排放,油抹布的产生,废油的产生,零部件的废弃等。 另外在我们审核员中形成的一些环境因素描述的固定模式也值得探讨,如储存过程中化学品的泄露、火灾、爆炸、环保设施故障等。以储存过程中硝酸的泄露为例,这只是一种现象,它是上图中介于组织的活动和环境因素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更接近活动的范畴,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环境因素,因为其含义不够明确。准确的描述方式应为:储存过程中硝酸的泄露导致其向大气的排放、储存过程中硝酸的泄露导致其向土壤的排放、储存过程中硝酸的泄露导致其向水体的排放等。环境因素描述的准确是为了评价结果的合理和控制措施更加有针对性。如上例所示,若将其描述为储存过程中硝酸的泄露,这种描述方式无法确保一旦硝酸发生泄露后采取足够的针对性的响应措施,可能会有所遗漏。若按照准确的描述方式则可确保所有的响应措施都非常有针对性,从而确保环境因素得到有效的控制。如硝酸泄露后无论是何种形式的排放,首先是减少硝酸的泄露量,立即将正在的泄露的硝酸转移至完好密闭的容器中;其次针对向水体的排放,应考虑将所有被污染的水体送至处理装置经处理达标后排放;对于向大气的排放,若有可能应考虑将所有被污染的大气送至相应的大气处理装置进行处理达标后排放;对于向土壤的排放,应对被污染的土壤进行收集并进行适当的处置(如换土)。对于火灾、爆炸,其环境因素应描述为仓库火灾发生导致的烟尘的排放、仓库火灾发生导致的废弃物的产生、锅炉爆炸导致的噪声排放、锅炉爆炸导致的粉尘排放、锅炉爆炸导致的废弃物的产生等。此次松花江流域水污染事件的教训从标准的角度来看,应可视为仅将环境因素描述为火灾,而未将其准确描述为火灾发生后导致的苯类物质向水体排放等环境因素,从而导致控制措施不充分的一个发人深省的例子。 二、环境因素的细化程度 审核员和组织都经常会碰到一个问题,环境因素的识别应细化到何种程度才是适宜的,就这个问题笔者谈一些个人的看法,仅供大家参考。 ISO14001:2004标准附录A中提及:组织不必分别对每一种具体产品、部件和输入的原材料分别进行分析,而可以按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类别识别环境因素。 ISO14004:2004标准中提及:组织应将其活动、产品和服务进行分组或归类,有助于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从中识别出共同的

文档评论(0)

dlhs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