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的分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换热器的分类

过程设备设计 过程设备设计 第一节 111 3.弓形缺口及通液口设置 (A) 壳程为单相清洁液体时,折流板缺口上下布置 图6-22 折流板缺口布置 通液口 通气口 (B) 卧式换热器的壳程介质为气液相共存或液体中含有固体颗粒时,折流板缺口应垂直左右布置,并在折流板最低处开通液口 通液口 图6-22 折流板缺口布置 折流板缺口垂直左右布置 折流板 4.折流板布置 位置:管束两端的折流板尽量靠近进出口接管 间距: Lmin不小于0.2Di,且不小于50mm; Lmax不大于Di; 折流板上管孔与换热管的间隙以及折流板与壳体内壁之间的间隙 过大——泄露严重,不利传热;易引起振动。 过小——安装困难。 当换热管的无支撑跨距超过了标准中规定值时, 必须设置一定数量的支撑板,按照折流板处理。 5.折流板的固定 B、换热管外径≤14mm时——点焊结构 A、换热管外径 >14mm时——拉杆-定距管结构 dn dn 图6-23 拉杆结构 三、折流杆 作用——管束支撑结构 特点——减轻折流板对换热管的剪切破坏和流体诱导振动; 避免折流板导致的传热死区,减小流体阻力, 提高传热效率; (1)支撑杆 (2)折流杆 (3)滑轨 图6-24 折流杆结构 四、防短路结构 1.旁路挡板 旁路挡板 挡管(或称假管) 中间挡板 为了防止 壳程边缘 介质短路 旁路挡板 折流板 图6-25 挡管结构 旁路挡板可用钢板或扁钢制成,其厚度一般与 折流板相同。 旁路挡板嵌入折流板槽内,并与折流板焊接。 壳体公称直径DN≤500mm时,增设一对旁路挡板; DN = 500mm时,增设二对挡板; DN≥1000mm时,增设三对旁路挡板。 2、挡管 图6-26 挡管结构 防止管间短路; 分程隔板槽背面两管板之间设置两端堵死的管子,即挡管; 挡管一般与换热管规格相同,可与折流板点焊固定,也可用 拉杆(带定距管或不带定距管)代替。 挡管每隔3~4排换热管设置一根,但不设置在折流板缺口处 隔板与挡管 3.中间挡板 中间挡板 图6-27 中间挡板 U形管束中心部分存在较大间隙 ,防止管间短路; 中间挡板一般与折流板点焊固定; 中间挡板的数量:DN≤500mm时,设置1块挡板; 500mmDN1000mm时,设置2块挡板; DN≥1000mm时,设置不少于3块挡板。 五、壳程分程 根据工艺设计要求, 或为增大壳程流体传热系数, 也可将换热器壳程分为多程的结构。 换热设备 1 基本类型 2 管壳式换热器结构 3 管板设计 4 膨胀节设计 5 管束振动和防止 2.管板结构 厚度—— 满足强度前提下,尽量减少管板厚度 热应力 厚度计算标准 GB151《管壳式换热器》 美国管式换热器制造商协会标准TEMA 西德AD标准 厚度 “厚管板”——GB151《管壳式换热器》、 美国管式换热器制造商协会标准TEMA “薄管板”——西德AD标准,厚度一般为8-20mm 薄管板 平面形 椭圆形 碟形 球形 挠性薄管板等 目前主要有 比较四种用于固定管板换热器的薄管板结构: 薄管板贴于法兰表面上, 当管程通过腐蚀性介质时,密封槽开在管板上,法兰不与管程介质接触 (a) (b) 薄管板嵌入法兰内,并将表面车平。不论管程和壳程是否有腐蚀性介质,法兰都会与腐蚀性介质接触,需采用耐腐蚀材料,※而且管板受法兰力距的影响较大 ●薄管板在法兰下面且与筒体 焊接。壳程通入腐蚀性介质 时,不必采用耐腐蚀材料; ●管板离开了法兰,减小了法 兰力矩和变形对管板的影 响,降低了管板因法兰引起 的应力; ●管板与刚度较小的筒体连 接,也降低了管板的边缘应 力; ●是一种较好的结构。 (c) (d) ●管板与壳体间有一个圆弧过 渡连接,并且很薄,管板具 有一定弹性,可补偿管束与 壳体间的热膨胀; ●过渡圆弧可减少管板边缘的 应力集中。 ●该种管板没有法兰力矩的影 响。 ●壳程流体通入腐蚀性介质 时,法兰不会受到腐蚀。 ●挠性薄管板加工比较复杂。 挠性薄管板结构 图6-16 椭圆形管板 以椭圆形封头作为管板,与换热器壳体焊接在一起。 受力情况比平管板好得多,可以做得很薄,有利于降 低热应力;适用于高压、大直径的换热器。 用于严格禁止管程 与壳程介质互相混 合的场合。 方法: 从短节排出 短节圆筒充入高于 管程、壳程压力的 惰性介质 图6-17 双管板结构 1—空隙 2—壳程管

文档评论(0)

xuchangbi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