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五月病”是一种病.doc
“五月病”是一种病
前不久,“五月病”一词在微博、微信等平台上火速传播,众多网友纷纷宣布“中枪”。在医生眼里,真有“五月病”这种病吗?
在微博上,“五月病”有专门的名词解释:五月病,又称为季节性懒惰症候群,在此时节不少人意气消沉、郁闷塞心。从上班族到学生党都有,大都表现为情绪低落、意气消沉、无精打采,白天犯困、晚上失眠,对工作学习更是抵触得一塌糊涂。“五月病”名称其实来自日本,因为日本新生入学、新人就业一般都在4月左右,有些人没能适应好新环境,就出现一些心理、情绪障碍。到了5月,正好进入问题爆发期。“五月病”不是正式的医学名称,却广泛流行。“五月病”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后,立即在上班族中引发强烈共鸣,被网友称为“季节性懒惰症候群”。
学生族上班族易“中枪”“进入五月份,快被各种事情给烦死了。”完成了论文答辩,某高校大四男生小萧长叹一口气。研究生的毕业论文是抽检,但本科生的却得全部“过堂”。每天被老师催着修改论文,实习单位的工作也半点马虎不得。大清早就得从郊区的大学城往市中心赶,早出晚归,小萧把作息时间塞得不留缝隙。“每天晚上都要忙到一两点,实在扛不住了就趴一会儿。”小萧发现,自从进入五月“论文季”开始,自己的脾气就差了很多,而且常常焦虑烦躁、情绪低迷。“微博上都在说‘五月病’,我觉得主要是因为五月论文季的原因吧。”
调查发现,除了毕业季的学生,因工作压力大而“中招”的白领也不少。“五月份似乎特别惨,事情特多不说,还特别容易分神。昨天穿着高跟鞋去露天做活动,走路时不小心摔了一跤,把膝盖都摔破了。”
心理医生分析,这个时候考生面临升学的压力,特别是毕业班的学生,已经进入考前倒计时,不仅学生容易出现情绪障碍,甚至还有一些家长,因为过度焦虑前来就医。还有一些上班族情况较为严重,他们不想上班,想要跳槽换个轻松的工作,但是跳槽后却发现,心情依然不佳,还是闷闷不乐。
5月里精神疾病易发生“网上所说的‘季节性懒惰症候群’,在专业上并没有这样的说法,但有‘季节性抑郁症’这个医学名词。”心理专家华旭介绍说,季节性抑郁症并不会特别集中在5月出现,但如果一个人每年从春入夏时都会感到心情低落、身体困乏,干什么都提不起精神来,尤其情绪低落持续超过两周,那么一定要早早咨询医生,因为很可能是患上了“季节性抑郁症”。
多年临床观察发现,春季是精神类相关疾病比如抑郁症、焦虑症等的高发期,并在5月份显现出来,因此归结为“五月病”。“春季是生发的季节,人的神经系统比较兴奋,兴奋过度的同时抑制则减弱,导致生理上发生一些变化,比如出现焦虑情绪、失眠厌食等,经常早上起床后觉得精神状态不佳,厌工厌学,这都与神经系统的失衡有关。”“对于上班族而言,年中将至,业务也进入关键期,容易因累积的工作压力感到烦躁不安。”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导师王芳表示,出现与“五月病”有关的症状,一方面跟季节交替有关,到了春夏交替时节,人体新陈代谢变得旺盛,情绪波动比较常见,另一方面主要的原因还在于社会因素。5月是很多行业比较繁忙的时期,有些人长期工作压力过大,导致用脑过度、情绪紧张焦虑,再加上临近半年的总结期,一些人的理想和现实差距,包括人际关系没有达到预定状态,容易让人产生厌倦疲乏的情绪。
为何很多网友对照“五月病”的症状后,都感觉自己“中枪”了呢?专家一致认为,热衷上网的多是80后、90后等年轻人,这类群体要么面临就业压力,要么面临着升学压力,因此这就成了大家释放压力、自嘲或者吐槽的一种方式。“如果之前有过抑郁、焦虑等精神病史,此时情绪不佳应有所警惕。”华旭提醒到,“五月病”患者一定要回顾一下自己的情况,如果症状已经持续了大半个春天,那一定要尽快去正规医院明确诊断、采取干预措施了。
亲近自然可“治病”
如何甩掉“五月病”,重新焕发积极的状态?“不要过于渲染紧张情绪,依旧保持适当运动,这样对于缓解压力、改善睡眠都是很有帮助的。”华旭说,而如果是感到计划进展不顺,那么可以把目标做短期拆分,先专注于眼前一些简单的任务,这样一步步推进,不仅任务逐渐被完成,人也比较容易获得成就感。“除了气候,社会、个人等因素也有关系,当下社会发展带来更多不可预知的变化,产生机遇的同时也产生不稳定感,每个人的承受力是不一样的,遇到挫折时,自我认同感较低的人产生问题的概率比较高。”华旭指出,从可控的因素来说,我们要加强自我信任感,从其他层面强化自我认同,抗压能力自然也会提升。
专家建议,首先要调整心态,坚持锻炼,做一些自己最感兴趣的事。如果条件允许,可适当减少工作量,多一点户外活动,比如趁晴好天气出去走走、散散步、爬爬山、骑骑车等,感受大自然带来的生机;其次,健康饮食,心态平和,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建议多吃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饮食尽量清淡,有营养而不油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