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戈马上――上将杨得志(一).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横戈马上――上将杨得志(一).doc

横戈马上――上将杨得志(一)   杨得志 湖南醴陵人。1928年参加革命。曾任晋察冀野战军司令员,华北野战军第19兵团司令员,一野第19兵团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回头看了看大渡河,杨得志脸上露出微笑   1928年1月,杨得志随他哥哥一起来报名参加红军。   1934年春,杨得志担任了红军第1军团第1师1团团长。从那时起,杨得志率领这支有光荣战史的英雄部队,参加了第五次反“围剿”和著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打了不少硬仗、恶仗、苦仗,已显示出他优秀的军事指挥才能。   强渡大渡河,就是他指挥的著名的战斗之一。   那是1935年5月。   工农红军渡过金沙江,经会理、德昌、泸沽,来到冕宁。红1团继续担任先遣任务。   当时,为了加强领导,充实力量,军委特派刘伯承、聂荣臻分别担任先遣司令员和政委,1军团把直属的工兵连、炮兵连交给杨得志指挥。   那天,刘伯承、聂荣臻一齐来到了红1团驻地。   刘伯承向杨得志和政委黎林明确了强渡大渡河的任务。   从刘伯承和聂荣臻的谈话中,杨得志知道目前红军的处境极为险恶:后有薛岳、周浑元、吴奇伟10万大军追赶,前有四川军阀刘湘、刘文辉的部队扼守于天险大渡河所有的渡口。   刘伯承说:“你们可知道石达开?此人为太平天国的高级将领。很多年前,石达开率数万人在清军追击下,就是在大渡河畔全军覆没的。现在蒋介石叫嚣,前有大渡河,后有金沙江,几十万大军前后夹击,共军插翅难飞,必成为石达开第二。”   杨得志顿时感到身上的担子特别沉重。   当夜,红1团冒雨开进。   5月24日黄昏,红1团经过一天一夜急行军到达了距安顺场约15里的一个小村。杨得志命令部队休息,他自己与政委黎林马不停蹄地忙开了。   杨得志找来了当地的老乡了解到,前面的安顺场,是个近百户人家的小镇,有敌人两个连防守。所有的船只都已被抢走,毁坏,只留一只船供守军使用。安顺场对岸有守敌1个团。   看来,要渡过大渡河,只有首先抢占安顺场,夺取唯一的一条船。   这时,军委总部来了命令,命令杨得志连夜强渡大渡河,确保后续部队尽早开始渡河。   就在这时,刘伯承、聂荣臻又一次赶来了。   刘伯承说:“这次渡河,关系着数万红军的生命,一定要战胜一切困难,完成任务,为全军打开一条胜利的道路!”   杨得志再次感到事态危急,当即表示:“我们不是石达开,我们是中国工农红军!在我们面前,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没有突不破的天险。请首长放心,我们一定打好这一仗!”   刻不容缓,偷袭安顺场的战斗立即打响了。   按照杨得志的分工,政委黎林带2营至安顺场下游渡口佯攻,以牵制敌杨森的2个团;3营长尹国赤带3营担任后卫;他自己率1营袭击安顺场。   天漆黑,雨下个不停。刚从睡梦中醒来的战士们,踏着泥泞的小路急进。   此时,安顺场的守敌已经进入梦乡。他们哪里想到红军已出现在他们面前。   “哪一部分的?”1营的尖兵排与敌人的哨兵接触了。   “我们是红军!缴枪不杀!”战士们高喊着,冲向敌人。   不到30分钟,敌人2个连全部被歼。   枪声停止后,部队继续前进。杨得志看见路旁有一间茅屋,便走了进去。屋里坐着一位老人,他正要向老人了解渡船的情况,突然听到一声喊叫:“哪一个?”   通信员一听声音不对,机警地一拉枪栓,大吼道:“不要动!缴枪不杀!”   原来是几个管船的敌兵,听到刚才的枪声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通信员这一吼,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便乖乖地缴了枪。   杨得志立即让通信员把这几个俘虏送到1营去,要求1营尽快把船弄来。1营长孙继先带领战士们费了很大的劲,才把唯一的一条船搞到了手。   大渡河已在眼前。透过夜色,杨得志看到,大渡河此段河宽约300米,水深三四丈。湍急的河水,冲击咆哮,河两边是陡峭的山壁。   怎么渡河?眼下一无船工,二无准备,要立即渡河,显然是不行的。杨得志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   他想到了凫水,想到了架桥,但都被自己否定了。河深水急,浪高漩涡多,人一下水肯定会被卷走。架桥也不行,每秒4米的流速,桥桩根本无法打下去。想来想去,他又想到了那唯一的一条船。   对,先将1团渡过河去再说,主意已定。杨得志急忙叫醒通信员,“去,给我把1营长叫来。”   一营长孙继先跑步赶来。   “现在交给你一个任务,赶快找船工,愈多愈好。”   一个、两个、三个……找来十几个船工,天已亮了。   一支17人的渡河奋勇队组成了,连长熊尚林为队长,每人一把大刀、一支冲锋枪、一支短枪、五六颗手榴弹,还有一些必要的作业工具,雄赳赳地等待着渡江命令。   这是一个庄严的时刻。   熊尚林带领第一批8名奋勇队员跳上了那唯一的渡船。   杨得志走过去,和他们―一握手,深情地说:“同

文档评论(0)

sis_lx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