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组织胚胎学专业基础课试卷
研究生中期考核试卷
《组织胚胎学》专业基础课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题 号 一 二 三 总分 分 数 阅卷人
名词解释(每题3 分 共24 分)
分数 评卷人 复核人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利用标记物标记的抗体与组织或细胞的抗原反应,结合形态学检查,对抗原做定性、定量、定位检测的技术。巨噬细胞(英语:Macrophages,缩写为moslash;[1])是一种位于组织内的白血球,源自单核细胞,而单核细胞又来源于骨髓中的前体细胞。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皆为吞噬细胞,在脊椎动物体内参与非特异性防卫(先天性免疫)和特异性防卫(细胞免疫)。它们的主要功能是以固定细胞或游离细胞的形式对细胞残片及病原体进行噬菌作用(即吞噬以及消化),并激活淋巴球或其他免疫细胞,令其对病原体作出反应哈佛系统在内环骨板层和外环骨板层之间,是骨干密质骨的主要部分,由许多骨单位(osteon)构成。骨单位为厚壁的圆筒状结构,与骨干的长轴呈平行排列,中央有一条细管称哈佛管。围绕哈佛管有5~20层骨板呈同心圆排列,宛如层层套入的管鞘,哈佛管与其周围的骨板层共同组成骨单位,亦称作哈佛系统。在肌原纤维中,两条相邻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为肌节,每个肌节由1/2 I带+A带+1/2 I带组成的。是骨骼肌纤维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蒲肯野纤维也称为束细胞,是一种特殊的心肌纤维。属心脏传导系统的组成成分,组成房室束及其分支,分布于心室的心内膜下层。其形态特点是:较普通心肌细胞短而宽,胞质中有丰富的线粒体和糖原,而肌原纤维较少,且多位于细胞周边,故在HE染色的切片中其胞质着色较普通心肌细胞浅。细胞间的连接结构较多,闰盘较多见。房室束分支末端的蒲肯野纤维与普通心室肌纤维相连接,将冲动传至心室各处。
黄体(corpus luteum)为排卵后由卵泡迅速转变成的富有血管的腺体样结构。排卵后残留的卵泡壁塌陷,卵泡膜的结缔组织、毛细血管等伸入到颗粒层,在LH的作用下演变成体积较大,富含毛细血管并具有内分泌功能的细胞团,新鲜时显黄色,称黄体。被覆上皮分为单层上皮和复层上皮。单层上皮包括①单层扁平上皮:又分为内皮和间皮,内皮分布在心血管、淋巴管内表面,间皮在胸膜、腹膜、心包膜表面。②单层立方上皮:分布在腺体、肾小管等。③单层柱状上皮:分布在胃肠道、胆囊和子宫以及外分泌腺的导管。④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分布在呼吸道。复层上皮包括①复层扁平上皮:分布在皮肤、口腔、食道、阴道。②复层柱状上皮:分布在眼睑结膜、男性尿道。③变移上皮:分布在泌尿管道。
(embryo implantation)是在众多各级活性分子参与组成的复杂网络系统调节下,从卵子受精到胚泡着床的一系列细胞或分子生物学事件,主要包括游离胚泡(free blastocyst)、黏附和穿透(attachment and penetration)以及胎盘形成(placentation)。1、肺泡数目众多,大大增加气体交换的表面积;2、肺泡的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便于交换的气体被血液携带到组织细胞处;3、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气体可以通过扩散作用顺利完成交换。
1.球旁细胞入球微动脉行至近肾小体血管极处,其血管壁中膜的平滑肌细胞转变为上皮样细胞,称为球旁细胞(juxtaglomerular cell)(图15-13)。细胞体积较大,呈立方形,核大而圆,胞质呈弱嗜碱性,胞质内有丰富的分泌颗粒,颗粒呈PAS反应阳性。电镜下,细胞内肌丝少,粗面内质网和核糖体多,高尔基复合体发达,颗粒大小不等,多数呈均质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证明颗粒内含有肾素(renin)。在球旁细胞和内皮细胞之间无内弹性膜和基膜相隔,故其分泌物易释放入血,促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
肾素是一种蛋白水解酶,它能使血浆中的血管紧张素原变成血管紧张素Ⅰ。后者在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转换酶作用下转变为血管紧张素Ⅱ。两者均可使血管平滑肌收缩,血压升高,增强肾小体滤过作用,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较血管紧张素Ⅰ更强。肾素还可以促进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促进肾远曲小管和集合小管吸收Na+和排出K+,同时伴有水的进一步重吸收,导致血容量增大,血压升高。此外,球旁细胞还可能生成促红细胞生成因子,但亦有实验认为促红细胞生成因子存在于足细胞内或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内,故促红细胞生成因子的肾内形成部位尚待进一步证实。球旁细胞主要分布在入球微动脉壁中,但也可出现于出球微动脉壁内,尤其在肾素生成增强时,细胞内颗粒也明显增多,球旁细胞数量增多,甚至可出现在小叶间动脉等处。近年研究发现,体内其他脏器和组织亦能产生肾素。
2.致密斑远端小管直部靠近肾小体侧的上皮细胞增高,变窄,形成一个椭圆形斑,称致密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