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跟踪检测(十九)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doc

课时跟踪检测(十九)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时跟踪检测(十九)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课时跟踪检测(十九)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说明:标“★”题难度稍大,意在提醒学生慎思慎做,教师可对这些题目进行选讲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3·徐州摸底)1896年初,御史王鹏运建议清廷“特谕天下,凡有矿之地,一律准民招商集股,呈请开采,地方官认真保护,不得阻挠”。清廷户部和总署对议奏照准。清廷支持这一议奏的目的是(  ) A.模仿西方国家实现“工业立国” B.发展商办企业与外商竞争 C.支付战争赔款和改善财政状况 D.取消对发展工商业的限制 2.(2012·常州高三期末)19世纪六七十年代,发昌机器厂和继昌隆缫丝厂先后创建。它们的共同点是(  ) A.创建时投入资金少,都属于轻工企业 B.建立在沿海地区,都与对外贸易有关 C.创建于资本主义萌芽时期,都使用机器生产 D.创建者为洋务官僚,都属于近代企业 3.(2013·盐城摸底)下表是关于民国时期几类商品所占国内市场比重的变化情况。它说明了当时中国(  ) 项目 1920年 1936年 机器制造品 12.9% 20.5% 手工制造品 32.2% 25.5% 农产品 45.4% 45.9% ①民族工业品在数量上超过了进口品 ②资本主义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③近代工业化进程有所发展 ④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4.(2012·南京调研)白吉尔在《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年)》中说:“……这一时期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一直处于不发达状态的中国资本主义在辛亥革命后才得到蓬勃发展的。”导致此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 ①自然经济的加速解体 ②民族资本家积极投资近代企业 ③欧美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④中华民国政府扶持民族工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5.张謇说:“二十年来,所见诸企业之失败,盖不可以卒数,推原其故,则由创立之始,以至于业务进行,在皆伏有致败之衅,则无法律之导之故也。……无公司法,则无以集厚资,而巨业为之不举;无破产法,则无维信用,而私权于以重丧。”据此,他认为民族工业进程迟缓的主要原因是(  ) A.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 B.受中外反动势力双重压迫 C.官僚资本的经济垄断 D.缺乏充足货币资本的支持 6.(2013·徐州市摸底)下面是1915~1919年中国纱厂赢利指数示意图,形成图示现象的国际条件是(  ) A.民国政府经济政策的推动 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C.“实业救国”思潮的刺激 D.群众性反帝斗争的推动 7.(2013·连云港摸底)下图反映了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某一经济状况,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抗战胜利后政府获得大量经济赔偿 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刺激了货币发行 C.货币大量增发给民族工业巨大压力 D.布雷顿森林体系推动中国货币需求 8.(2012·无锡高三期末)“1948年8月19日到11月8日间,上海的商品价格上涨20倍,仅11月8日一天,米价从清晨的300中国元一担涨到中午的1 000元,而傍晚时已至1 800元。”材料反映的这一现象在当时产生的影响有 (  ) ①加速蒋介石政权的崩溃 ②加速了当时国民经济的崩溃 ③导致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④推动了抗战后农业的迅速复苏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9.右图反映了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假如图中的F1为阻力,F2为动力,其中F1>F2的情况出现于(  ) A.1895~1913年 B.1914~1919年 C.1927~1937年 D.1945~1949年 10.下列是1937、1942年国民政府统治区重工业状况表(  ) 年份   占工厂总数比例 占工业资本 总额比例 占工人总 数比例 1937年 16% 4.4% 7.3% 1942年 58% 78% 49% 表中所示各种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抗日战争的影响 B.官僚资本急剧膨胀 C.国际援助的增多 D.民营工业的发展 11.(2012·南师附中月考)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获得迅速发展,但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却把这一发展称之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他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A.中国的社会环境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B.中国民族工业结构不合理 C.中国正处于军阀割据的混战状态 D.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 12.某学校历史探究小组在图书馆搜寻资料中找到了以下一组图片,该小组成员为它们确定的主题中,最恰当的是 (  ) A.民族工业的曲折历程和新的春天 B.“实业救国”道路在近代中国行不通 C.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历程 D.民族工业在近代中国的地位和作用 二、非选择题(第13题18分,第14题2

文档评论(0)

zhangh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