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金属反射膜材料简介.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属反射膜材料简介

金属反射膜材料简介 李秉璋1, 王正和2 1 工业材料研究所 研究员 2 工业材料研究所 副研究员 一、前言 When God began creating the heavens and the earth, the earth was at first a shapeless, chaotic mass, with the Spirit of God brooding over the dark vapors. Then God said “Let there be light.”. And light appeared. And God was pleased with it, and divided the light from the darkness. 从旧约圣经的记载, “光”起源于混沌之初。由于大气中的水分子把太空中的X光(短波长)与微波(长波长)吸收, 只让特定频谱范围的光线(太阳光)照射到地球表面, 因此孕育了地球上亿万个依赖太阳能量的物种。 “光”是什么? 光具有波动(电磁波)及粒子(俗称光子,photon)两种特性, 例如短波长的X-光会被电子散射的现象,必须以粒子理论来解释。当把光当成电磁波的时候, 可以用三个物理量来描述它的性质, 这三个物理量分别是波向量(k)、电场(E)及磁场(B)。图一简单地把三者之间的关系, 以三个互相垂直的向量来表示?并且以电磁正弦振荡(sinusoidal oscillation)的波长(wave length)来表示光的能量。图二以对数指针列出各种不同波长(或频率)的电磁波, 其中波长在4x10-5到8x10-5公分(400~800 nm)之间的电磁波称为可见光。 随着半导体科技的突飞猛进, 光电工业开发了大量的消费产品, 进入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表一把光电产品依据照明、电子装置及雷射等分类,分别介绍各种光电技术及组件。各种光电组件除了充份运用各种半导体材料的光特性之外, 金属反射膜也扮演相当重要的地位。另外, 金属膜在传统光学组件中也是不可或缺的角色。利用金属的反射、半反射、分光、滤光等特性, 设计出不同的半反射镜、光线分割棱镜与中性光密滤光片等光学组件。 图一光波可视为电场及磁场交互振荡而成 图二各种不同波长(频率)的电磁波 表一 二、材料为甚么透明? 为甚么反射? 自然界所有的固体皆由原子排列而成, 而原子由电子与原子核所组成。非导电材料的电子因为受原子核的束缚, 可以用弹簧模型(Lorentz model) 来表示电子与原子核之间的振荡。当光波(电磁波)进入时,由于光波的电场(E)对电子产生交互作用, 造成电子位移,而使固体产生极化(polarization), 光波的能量被电子振荡吸收一部份而造成光速与波长改变, 称为光的色散现象。   图三Lorentz 模型,中间白色球为原子核,其它小黑球为电子,不同粗细的弹簧代表固体的异方向性   在此非导体介质中的光速可以用下列的公式来表示 V=C/n  V:光在介质中的速度   C: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n:介质的折射系数(refractive index) 光在介质中除了光速改变之外, 其电场的振幅也会随穿透距离而依e-2k’x递减,其中k’为吸收系数(coefficient of absorption), 而x 为穿透距离。 导体材料中的外壳层电子(自由电子)并没有被原子核束缚, 当被光波照射时, 光波的电场使自由电子吸收了光的能量, 而产生与光相同频率的振荡, 此振荡又放出与原来光线相同频率的光, 称为光的反射。如图四 所示, 这种电子的振荡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使电子振荡的振幅(amplitude)减小到原来1/e时(e为自然对数)的深度称为穿透深度(skin depth,δ) , 此穿透深度决定了材料是透明还是反射, 通常大部份金属的穿透深度只有几十或百奈米(nanometer, nm) 。 穿透深度与材料的基本性质的关系如下: δ=√(λ/πcμσ) λ: 真空中光的波长速 c : 光速 μ;导磁系数 σ:静导电系数(static conductivity) 由上述公式可以了解,光线的波长愈长愈容易穿透金属, 这就是为什么波长较长的红外线比短波长的紫外光更容易穿透金属。另外值的注意的是, 金属的导电系数愈高, 穿透深度愈浅, 反射率(reflectivity)愈高。因此金属反射膜材料大都使用高导电度的金(Gold, Au)、银(Silver, Ag)、铝(Aluminum, Al)与铜(Copper, Cu)等材料。 图四光照射到导体而使自由电子振荡,此振荡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光学组件的反射主要可以分类成前反射式(fro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usuanz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