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体达用”:面向生活与实践的传统文化教育.docVIP

“明体达用”:面向生活与实践的传统文化教育.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体达用”:面向生活与实践的传统文化教育.doc

“明体达用”:面向生活与实践的传统文化教育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出现了“传统文化热”。但近百年来,中国教育在“落后”“挨打”的情况下更注重引进“他山之石”,因而导致中国文化匮乏,这一尴尬的局面被人称为“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托钵效贫儿”。对此,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如何真正在中学教育中落实传统文化的传承?本文试结合学校开发的“华夏文明”系列课程加以说明。   “华夏文明”系列课程   校本课程,即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目前,学校正在建设校本选修课程(含国家任选课程和自主开发的选修课程)、必修课程(含国家必修课程和北京市必选课程)、校本专修课程(含学科竞赛辅导类课程和自主招生类课程)三位一体的学科课程体系。课程的建设与社会的需要密切相关。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华夏文明”系列课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设的。根据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发展要求,目前已开设如下课程。   中国哲学智慧。通过对中国哲学思想的基本内容的介绍,帮助选修同学了解先哲的基本思想及中国哲学的基本脉络,养成哲学的思维,能批判地、反思地看待世界、看待人生。通过学习,学生们将初步了解中国哲学的基本知识,如代表人物、主要思想、经典著作等。   文化行――华夏礼仪智慧。通过课堂学习,学生们将初步了解华夏礼仪的基本知识和主要思想精髓;通过亲身参与礼乐文化活动,学生们可以将自己融入传统文化之中,将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心中,亲身感受并应用于日常生活之中;以礼乐为切入点,窥中华文化之面貌,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走近汉服。以传统服饰在现代的继承和传播为切入点,以“做中学”的授课方式,介绍传统文化中的服饰、饮食、民俗、娱乐等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让参与课程的所有同学感悟“礼仪之大、服章之美”,体味传统生活方式中的智慧和乐趣,唤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走进中医。本课程意在宣传中医知识,讲解如推拿、耳针、中医基础、中医诊断学方面的相关知识。本着介绍和宣传中医的目的,将医学简化成一种可以日常运用、方便可行的治疗方法,为同学们答疑解惑,让同学们能正确认识中医、运用中医知识。   传承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明体达用、经世致用”   “课程门类孤立化、教育内容碎片化、教学设计随意化”,是当前学校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形象地说,就是从传统文化的躯壳中挑拣出一鳞半爪的“符号碎片”来装点我们的精神生活。此外,“重知识讲授、轻精神内涵”,缺少对民族精神、道德情操、人文涵养等文化之“道”的深入挖掘。在中学阶段渗透传统文化,当致力于“明体达用、经世致用”,即引导学生在生活和实践中感悟传统文化,用思想文化的提升去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   1.“明体”――感悟文化之“道”   学习传统文化,究竟是观察一个已死躯体的标本,还是感悟生命的“万类霜天竞自由”?现实中往往是前者。例如,在中国哲学教学中,多平铺直叙、罗列一些观点,这样让人觉得孔孟老庄,不过和埃及的神像、巴比伦的楔形文字、玛雅的历法一样,是我们从遥远的古代挖出来的珍宝,虽然珍贵,只不过供人把玩赞叹一番,然后放进博物馆陈列而已。礼仪是历史学家研究的对象,汉服是中断300年的游魂,中医命运稍好,但也时时听到各种杂音。文化的生命力来自何处?马一浮先生说:“国家生命所系,实系于文化,而文化根本则在思想。”他指出,全部中国文化都可以统摄于“六艺”之中:“国学者,六艺之学也”,而“一切道术皆统摄于六艺,而六艺实统摄于一心”。抓住这个核心,传统文化教育才有了灵魂和生命。   文化的核心就是“道”,所谓“明体”,就是“明道”。在“中国哲学智慧”课程中,我们力图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哲学是一种活的思想,是可以指导现实,解决现实问题的,充满了理论与实践的力量。我们主要讲授“轴心时代”,即先秦时期,重点学习儒、墨、道、法、名家以及易学的基本思想,以“究天人之际”,并了解现代中国文化的根基。参观历代帝王庙,感受“中华统绪,绝不断线”;瞻仰文天祥祠,感悟“天地有正气”的气节,是我们每年例行的出行计划。   礼仪与服饰也并不是“仪式动作的总和”和“一件衣服而已”。在“华夏礼仪智慧”和“走近汉服”中,我们让学生理解了“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就是华美的服饰,“夏”就是兴盛的文明道德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