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早稻塑盘保温育秧毛霉菌的发生与防治.ppt.ppt

1.早稻塑盘保温育秧毛霉菌的发生与防治.ppt.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早稻塑盘保温育秧毛霉菌的发生与防治.ppt

早稻塑盘保温育秧 毛霉菌的发生与防治 早稻塑盘保温育秧 毛 霉 菌 的 发 生 与 防 治 近二年来在塑盘地膜育秧和机插盘育秧中普遍发生一种谷芽长白霉、基质中长霉层、秧苗上爬满菌丝的烂种、死苗现象。经过湖南农业大学高必达教授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培养、诱发试验与镜检观察,确认为毛霉菌发生危害。 地膜塑盘育秧毛霉菌的发生 在地膜盘育秧中,最初发生在霉变种子、烂种子、催芽不当的坏种子及未破胸的哑谷或生活力弱、在低温阴雨天气条件下不能扎根、出芽后不能生长的芽谷上。孢子在低温期萌发,初期菌丝为灰白色、粗壮,稀疏、杂乱生长。待膜内温度、湿度升高,此时快速生长,在泥面铺满灰白色菌丝,并向健康秧苗蔓延,爬上秧苗叶片,导致整株,甚至成片死苗。 机插秧毛霉菌的发生 在机插秧塑盘内,密集的破胸芽谷向外渗出的营养液为毛霉菌的生长提供了大量的有机物质。由于种子在下,覆土在上,保温保湿,菌丝生长更好、更快。有霉谷、哑谷、烂种的盘,播后一星期即可在表土下见到大量灰白色菌丝。在秧苗生长到1-2叶时即使看到生长健壮、秧苗青绿,也可发现有交错生长、密集成层的毛霉菌菌丝。如果发现不及时,没有采取防治措施,待到秧苗出现局部黄花现象,一旦太阳高照,3天左右即会出现整盘、成片死秧,导致种植计划落空。 机插秧毛霉菌危害状 发病秧苗毛霉菌菌丝呈挂霜状 机插秧毛霉菌整棚死苗状 致病病原菌 毛霉菌Mucor mucedo(L.)Brefeld,属接合菌亚门,毛霉目,毛霉属。菌丝无隔、多核、分枝状,在基物内外能广泛蔓延,无假根或匍匐菌丝。不产生定形菌落。菌丝体上直接生出单生、总状分枝或假轴状分枝的孢囊梗。各分枝顶端着生球形孢子囊,内有形状各异的囊轴,但无囊托。囊内产大量球形、椭圆形、壁薄、光滑的孢囊孢子。孢子成熟后孢子囊即破裂并释放孢子 。有性生殖借异宗配合或同宗配合,形成一个接合孢子。毛霉菌丝初期白色,后变成灰白色至黑色,这时孢子囊大量成熟。 毛霉菌适生环境与传播方式 在土壤、粪便、禾草及空气等环境中广泛 存在。毛霉菌常生活在有机物上,成熟孢子 在空气中散播,温湿度适宜时在有机物上萌 发菌丝,尤其是在高温(22-28℃)高湿(相 对湿度85%以上)环境下生长迅速,毛霉菌 丝体每日可延伸3厘米左右。 毛霉菌的菌丝与孢子 毛霉菌与绵腐病的区别 毛霉菌的防治 防治方法是二防一控把五关,即防孢子萌发生长、防菌丝蔓延上苗,控危害死苗。具体措施如下: 1、对种子和床土消毒。可用500倍液的强氯精浸种,用50%多菌灵、百菌清、25%咪鲜胺500倍液喷透床土。 2、运用先进催芽技术,做到快破胸、不烂种、出好芽,尽量减少营养物质外渗。 毛霉菌防治—种子药剂处理 毛霉菌的防治 3、药剂拌种或泡种。对刚破胸露白的种谷,在吃水前用25%咪鲜胺50倍液拌吸或泡种30分钟后播种。 4、根据天气和膜内湿度情况适时通气降湿,抑制菌丝生长。 5、发现毛霉菌,及时选用爱苗、己唑醇2000倍液或25%咪鲜胺、50%多菌灵、百菌清、70%甲基托布津500-700倍液的其中一种喷雾防治。 恭祝大家丰产丰收 * 咪鲜胺+氟环唑 CK对照 *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