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笔墨丹青
* 第8课 笔墨丹青 一、质朴与浪漫 『请观察』:下面二幅图画,说说他们都是一些怎样的内容,体现了哪个时期的艺术的什么特点? 新石器时代的绘画: (1)地位:是我国绘画艺术的源头。 (2)特点:稚拙的线条;简单的色彩和图案;主要是人物、动物或者抽象的几何图案;描绘在地面上、岩壁上、陶器上;自然、生动、质朴、粗犷,又不失浪漫。 战国时期的绘画: (1)已出现用毛笔绘制在绢帛上的作品:帛画 (2)特点:自然、生动 两汉时期的绘画 如何去评价右边这幅帛画?说说你的看法。 内容充满珍禽异兽、神仙魔怪,色彩鲜艳,气势宏大;体现了浪漫、神秘又不失古拙的风格。 二、从顾恺之到吴道子 ——从魏晋时期到唐 (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局部 魏晋以来的社会风貌(社会背景) 一、社会动荡引发了人们对两汉儒学进行反省;同时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创立以及两教的发展,促使文化上呈现多元的趋向。(三教合一) 二、一些崇尚气节的文人在政治上碰壁,又 不愿流俗同伍,不愿为五斗米折腰,逐渐形成了一个以道德情操和理想人格为号召的士人群体。这样一种追求在文学艺术上表现为——凸显个性的文人画;并开始形成理论。 顾恺之 顾恺之(约346—407),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市)人。官僚地主家庭出身。博学有才气。曾任东晋大司马桓温和荆州刺史殷仲堪的参军。善画人物、佛像、山水、鸟兽,特别善于以色彩绘画人物画、肖像画、佛像画等。还善于点睛传神。他的这些画艺术水平很高,受到当时人的高度评价。 他将绘画推向了自觉。是中国画史上第一个有作品可考的大画家。 『绘画理论』:“以形写神”注重抓住描绘对象的精神气质。 唐时期 『背景』:唐朝政治统一和经济繁荣,从而推动了文化的全面发展。(开放、兼容的文化政策,魏晋南北朝的文化基础) 『成就』:创制了法度,题材多样,手法创新,淋漓尽致地表现了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 代表人物:吴道子(画圣),擅长宗教画和山水画脱离过去仔细雕琢风格的吴道子。擅长人物画的张萱、阎立本和周昉,擅长马牛动物的曹霸、韩滉;还有“画中有诗”,以水墨画著称的王维。 三、宋代:文人的意趣 『时代背景』:宋朝,“重文轻武”成为了朝廷的国策,文人阶层不断壮大,理学兴起又使文人更注重内心的修养。从而影响到绘画作品的风格。 『成就』: 1、山水画从起人物画的衬景发展成为独立的画种。 2、画家的追求从注重写实变成注重意境,寄托作者的思绪情怀。 『特点』:北宋:……南宋:…… 元朝: 南方士人的郁闷心情更通过山水画来抒发出来。 元朝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朝代,给士人的感觉是凄凉、悲愤和无奈的,这样的情怀表现在绘画上就是郁闷的意境了。 元朝名画 四、民间风情 宋代以后,出现民间市井风情画: 原因:商业的兴盛、城市的发展和文化的普及。 概况: 1、描绘市井生活的题材——《清明上河图》 2、小说中的插图——木刻版画 3、具有实用性的民间风情画——年画、剪纸画等 《清明上河图》系中国宋代长卷风俗画,原作为绢本,高25.8cm,长534.6cm。系稀世奇珍,画苑瑰宝。作者张择端系宋徽宗时画院高手,字正道,山东东武(今诸城县)人。幼年离乡,赴汴梁求学,后又习绘画,本工界画,尤擅市桥郭径、舟船车较而自成一家。《清明上河图》为张择端流传至今的唯一作品。画卷描写清明之际发生于京师汴梁(今开封)郊野汴河上土桥及东角于门市尘通街上与创新艺术相结合,不但色彩准确,而且神情逼真,精湛的制作技术与画作的迷人神韵互相辉映,弥足珍贵。该挂毯长24米,高1米,由8名织工手工打结1030万个,用时近一年完成。 『课后巩固』 1、下列绘画内容在战国时期开始出现的是( ) A、稚拙线条、简单的色彩图案,将人物、动物形象的几何图案在地面或墙壁上。 B、开始出现毛笔在绢帛上绘制作品——帛画。。 C、对现实的理性思考,体现在绘画艺术作品中。 D、以人物画为主,注重抓住描绘对象的精神实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