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饲料中沙门氏菌的检测方法.doc-安徽省兽药饲料信息网
古老ICS目 次目 次 I
前 言 II
1 范围 1
2 原理 1
3 材料与设备 1
4 采样 1
5 试样的制备 1
6 试验前准备 1
7 操作步骤 2
8 质控 2
9 结果 2
前 言
本标准由安徽省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兽药饲料监察所。
本标准自200X年XX月XX日首次发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红云、张莉、丁在亮、陶小平。
饲料中沙门氏菌的检测方法
—免疫色谱反应法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免疫色谱法对饲料中沙门氏菌的测定。
本标准适用于配合饲料、单一饲料中沙门氏菌的测定。
本方法的检出限为25g饲料中1个沙门氏菌。
原理
沙门氏菌检测卡/条是专门用来检测饲料中沙门氏菌抗原的。沙门氏菌特异性抗体是快速定性检测的基础,经过增菌和选择性增菌的的阳性样品与染色剂标记的抗体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其沿着膜移动,被固定的抗体将使复合物着色,在样品区(S区)形成一条色带。内置质控色带(C区)是为了确认实验是否进行的正确。
材料与设备
小型粉碎机
电子天平(0.01g)
无菌试管或无菌袋
沙门氏菌检测卡或检测条
沙门氏菌增菌培养基 (BP)
沙门氏菌选择性增菌培养基(RV)
细菌培养箱
超纯水器
200μL的移液器
200μL的吸头
高压灭菌锅
水浴锅 36℃±1℃
量筒
采样
实验室样品真实、具有代表性,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没发生损失或改变是非常重要的。采样方法按照国家标准GB/T14699.1进行(器具要经过消毒)。
试样的制备
将至少2Kg具有代表性的饲料样品,四分法缩分至约250g,过40目筛,在密闭瓶中低温保存。
试验前准备
使用之前所有检测卡/条回升到室温(15~30℃)。
没用完的检测卡/条可以贮存在室温(15~30℃)直至有效期,但必须保存在密封袋中。
沙门氏菌增菌培养基(BP)的制备:称取20g缓冲蛋白胨水于1L蒸馏水中,加热煮沸至完全溶解
,定量分装,在121℃15分钟高压灭菌。
沙门氏菌选择性增菌培养基(RV)的制备:称取20g亚硒酸盐胱氨酸于1L灭菌水中,加热煮沸
至完全溶解,定量分装。该培养基在配制当日使用。
操作步骤
样品与沙门氏菌增菌培养基(BP)按1:10比例混合,例如,10g饲料样品加入90mLBP。
混合物(样品/BP)在36℃±1℃培养16~20小时。培养过程中无菌瓶或无菌袋的瓶口或袋口不要封死。
加入与BP体积相同并且预先加温至36℃±1℃的沙门氏菌选择性增菌培养基(RV)至上述培养
混合物中,在36℃±1℃培养16~24小时。培养过程中无菌瓶或无菌袋的瓶口或袋口不要封死。
移取经过增菌和选择性增菌的培养混合物150μL在每一个检测卡或检测条的样品孔中。
需在10~15分钟内,不超过30分钟看结果。低阳性结果要延迟到15分钟,一些阳性结果30秒
就可以得到,这主要取决于样品中抗原的浓度。
质控
每一个检测都有质控步骤,即在每一个检测卡/条上有一个C区(质控区),只有正确的操作步骤和良好性能的检测卡/条才能是C区(质控区)出现色带。
结果
阴性结果:只在C区(质控区)出现色带,为阴性结果。
阳性结果:出现两条色带为阳性结果,一条出现在S区(样品区),一条出现在C区(质控区),
在S区出现任何色带都认为是阳性结果,色带之间可以有深浅的差异。
无效结果:如果C区(质控区)没有色带出现,即使在S区(样品区)有,结果也是无效的。
若S区(样品区)没有色带出现,重复往该试验中加入50μL样品混合物,并且等待4分钟,
若还没有色带出现,该试验结果是无效的。需要更换检测卡/条重新检测。如果色带出现在30
分钟之后,该试验也将不能做出鉴别,被视为无效试验。
DB34/TXXXX-2008
DB34/TXXXX-2008
II
1
ICS
B
备案号:
立项号:200505530-P-469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
DB34/TXXXX-2008
饲料中沙门氏菌的检测
免疫色谱反应法
2008-XX-XX发布
2008-XX-XX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