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教学设计与反思 ? 课题 《蜀相》 ? 提交者 ?张勇 单位 辉县市第一高级中学? 课时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鉴赏》第一单元“自主赏析”板块第三首诗 高二(1.2) 教学对象分析 作为一名高二的学生来说,已经简单了解了把握诗歌主旨和情感的方法,而杜甫的《蜀相》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指导学生掌握诗歌寓情于景、乐景衬哀情等表达情感的手法。 ??????????? 教给学生高考“炼字”题的答题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诗歌,品味语言,把握诗歌的情感。 ???????????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杜甫对“蜀相”的仰慕之情,了解杜甫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精神。 了解诗歌感伤,叹惋的基调,熟读成诵。 采用三听三读的方法,把握基调,读出感情,教师指导。 整体感知,把握全诗内容。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意识,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教师及时点评、总结。 教学重难点 一是引导学生把握关键词语及诗句的内涵,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二是联系诗歌创作背景及诗人的人生经历欣赏诗歌。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初步掌握高考炼字型试题的答题技巧。 教学准备 与教学有关的多媒体设备;范读录音;搜集杜甫写这首诗的有关背景材料和诸葛亮出师的有关背景材料。 教学过程与教学步骤 一、?????????? 导入新棵 (一)?? 欣赏对联 设置情景? ???? 多媒体出示对联:(第一副)“扶古柏,碧水春风,贱儿无家别,安得广厦万千,草堂美誉留后世;过潼关,朱门酒肉,夔女负薪行,但闻夷歌数处,诗圣文章著千秋。”(第二副)一生惟谨慎,七擒南渡,六出北征,何期五丈崩摧,九伐志能遵教受;十倍荷褒荣,八阵名成,两川福被,所合四方精锐,三分功定属元勋。”让学生猜猜这两副这两幅对联写的是谁? 学生回答后,教师点拨:“无家别”指杜甫代表作《三别》中的《无家别》。“广厦万千”取自其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一句。“潼关”指杜甫代表作《三吏》中的《潼关吏》。“朱门酒肉”引自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一句。“尊教受”是说值得尊敬和受人敬仰,堪为后代教育学子的典范。“荷褒荣”是说拥有莫大荣耀,受世人赞美。芳流百世整体是赞扬诸葛亮的一对联,说诸葛亮一生事迹功勋,给予其很高评价。 教师语:杜甫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想为祖国和人民效力,才华却得不到施展,当他站在深受重用的诸葛亮的祠堂前,会有怎样的感触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蜀相》感受这位诗人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 (二)、了解诗人 知人论世 读懂一首诗,应该了解诗人,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多媒体出示问题) 问题1:如果让你用“一个(?????? )的杜甫”介绍作者,你会填什么词?为什么填这个词? (学生答案示例:一个可怜的杜甫。因为他才华横溢,却没有得到重用,英雄无用武之地。一个有才气的杜甫。因为他写了许多有名的诗作,被人们称为诗圣。一个历经磨难的杜甫。因为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经历了安史之乱,亲历了战争,了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自己也在战争中东奔西走。一个忧国忧民的杜甫。有诗句为证:“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写过《三吏》《三别》等反映残酷兵役给人民带来痛苦的诗文。) ??? 问题2、填空(指名学生完成,其他学生补充、纠正) (1)杜甫,字(子美),河南巩县人,自号(少陵野老)。因他做过工部侍郎,又称(杜工部)。 (2)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 ),他被后人冠以(诗圣)的美称。 (3)评价杜诗的名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4)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 (5)代表诗歌( “三吏”)(“三别”) (6)诗作风格多样,以( 沉郁顿挫)为主) 问题3、介绍本诗写作背景:(指名学生介绍、补充) 部分学生答案示例: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春天,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如杜甫这样真正忧国忧民的文人。 ????? 杜甫经历了一系列仕途打击,其“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彻底落空。诗人流落蜀地,寄人篱下,困厄穷途,家事、国事均忧心忡忡,苦闷彷徨。目睹国势艰危,生民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诗人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这段时间,他创作了一系列赞扬诸葛亮的诗篇,《蜀相》为其中最著名的一首。 二、鉴赏诗歌 (一)诵读感悟,觅得诗心 (1)指名学生诵读。体会本诗的感情基调。(学生回答本诗的感情基调是伤感、叹惋。所以要读得稍慢,读得深沉,读出点感伤。 (2)教师范读,学生评议 (3)听录音读 (4)学生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韵味、感情 (5)学生展示并有感情背诵 (6)如果要你将全诗表达的情感浓缩到一个字上,你会想到诗中哪个字?(学生各抒己见,自圆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