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记叙文如何写好细节.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记叙文如何写好细节.doc

记叙文如何写好细节   有位专家说,一篇高考作文,总得有“发光”之处。没有“太阳”,也得有个“月亮”;没有“月亮”,也得有颗“星星”;没有“星星”,也得有个“萤火虫”。如果连“萤火虫”都没有,那“发展等级”分就与你无缘了。那么如何制造亮点呢?在笔者看来,就是要写好细节。列夫托尔斯泰说:“艺术起于至微。”“至微”就是细节。细节是艺术的生命。所谓“细节描写”法,就是在记叙文写作中,通过真实生动的细节描写,使记叙从肤浅走向深刻,从枯燥走向生动,从平淡走向感人。细节描写是指作品中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小环节或情节的描写。   那么怎样才能写好文章的细节呢?   一、选择自己熟悉的典型细节   细节是展示文章主旨思想、灵魂的关键处,所以一定要选好。比如,《绽放生命中的精彩》一文,要选取精彩绽放的瞬间来作一番细节描写。下面是一位同学的精彩片断:   一个老先生正专心致志地扎着风筝,只见老先生用虎钳把已挑好的有弹性的嫩竹,剪成四段,再搭好并用小钉子钉牢,做成一个立体的骨架。他又娴熟地裁了一块白色纸片,用铁丝将其四角扎在框架的四个角上,并仔细糊好。接下来,就是涂釉色了,这是赋予风筝以生命的关键工序。他用蝇头毛笔蘸上彩墨,一片晕染间尽是生花之处,点睛之笔。色块分布均匀有致。最后他用新釉勾勒出最后的线条,笔峰过处,尽是余香与韵味,不到半天,一只惟妙惟肖的沙燕风筝就做好了。   很显然作者对扎风筝的流程要非常熟悉,才可能写得这么到位。如何筛选、捕捉合适的细节呢,除了在生活中要做有心人外,还应该多品味优秀的文学作品,从中汲取营养。“细节的绝对真实是‘骗人’的法宝, 它可以诱人走进一个大的‘圈套’。”莫言的成名小说《透明的红萝卜》的“打铁片断”,堪称经典。他是这样写的:   快到上工时间了,他右手拿起煤铲,捅开了压住火的红炉,左手用力一拉风箱,煤烟和着煤灰飞起来,迷了眼睛,他使劲揉着,眼眶处充血发了紫。……又看着他从桥洞的角上抓过一把金黄的麦秸塞到炉膛里,点燃,轻轻地拉几下风箱,麦秸先冒出又轻又白的烟,紧跟着窜出火苗。小铁匠铲了一铲湿漉漉的煤,薄薄地撒在正在燃烧的麦秸上,拉风箱的手一直不停。又撒了一层煤,炉里窜起焦黄的烟,烟里夹带着呛鼻子的煤味。小铁匠用铁铲尖儿把炉中煤一戳,几缕强劲有力的暗红色的火苗窜了出来,煤着了。   这部小说所描写的内容跟作者的经验有很大的关系。他曾经在一个桥梁工地上为一个铁匠师傅做过小工,所以他对打铁非常熟悉。我们在作文中也应该选取我们熟悉的典型细节来写,才能写得详尽、真切,才能赋予作品以生命力。   二、放慢叙事节奏   采用“慢镜头”的方法来叙事,对动作过程进行了细细地分解,才能写出动人的细节。放慢节奏,才能写好细节。某些场景,在有的同学眼里,可以一笔带过,可是会写作文的同学却可以描述出文采斐然的一大段。比如,一位同学写爷爷照顾病中的奶奶描写得很到位,他是这样写的:   爷爷那肥硕的身子艰难地蹲下,正准备为坐在病床边的奶奶洗脚,他那黝黑的手掌先用手试了一下水温,然后轻轻地替奶奶卷起裤管,把她的脚轻轻抬起,小心翼翼地用手撩了些水淋到她脚背上,才将脚放入水中。再看爷爷已然额头上沁出了细密的小汗珠。我正想踏进病房对爷爷说:“我来吧,您去歇着。”却见爷爷开始用他粗糙的手掌摩挲着奶奶的双脚,目光那样的专注,眼神里透着执着,就这样摩挲了好一会儿,还抬头时不时地和奶奶相视而笑。看着看着,我分明感到一股温热的液体正慢慢地濡湿了我的眼眸。   文坛大师们往往是放慢叙事节奏的高手,我们可以看一下,朱自清《背影》中父亲攀爬月台的片段:“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若是正常情况下,可能我们一句话就打发了――父亲翻过了月台,仅此而已。但果真这样,这篇文章还能打动人吗?同样,茨威格在《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里的一段关于“手”的描写,亦堪称经典:“这两只手像被浪潮掀上海滩的水母似的,在绿呢台面上死寂地平躺了一会儿。然后,其中的一只,右边那一只,从指尖开始又慢慢儿倦乏无力地抬起来了,它颤抖着,闪缩了一下,转动了一下,颤颤悠悠,摸索回旋,最后神经震栗地抓起一个筹码,用拇指和食指捏着,迟疑不决地捻着,像是玩弄一个小轮子。忽然,这只手猛一下拱起背部活像一头野豹,接着飞快地一弹,仿佛啐了一口唾沫,把那个一百法郎筹码掷到下注的黑圈里面。……”当小说加快叙事速度时,我们看到的往往是简约的概括性叙述;而当小说要放慢叙事速度时,我们就会看到大量的详尽描写。叙述和描写,是控制小说速度和营造叙事波澜的法宝。一篇记叙文,何尝不需要这样?记叙文一定要有详写的片断,否则就是流水账,把叙事节奏放慢未尝不是一个写好细节方法。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