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社会历史的因果描述论一种语言观和由它派生的新-北京大学哲学系.ppt

社会历史的因果描述论一种语言观和由它派生的新-北京大学哲学系.ppt

  1. 1、本文档共7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会历史的因果描述论一种语言观和由它派生的新-北京大学哲学系

社会历史的因果描述论 一种语言观和由它派生的新名称理论 陈 波 (北京大学哲学系) 题外话:如何按西方的学术标准做哲学? 根据我自己的体会,必须注意四点: 在一个学术传统中说话; 在一个学术共同体中说话; 说出一些新的、带有原创性的话; 关键之处,不能轻描淡写,而要浓墨重彩! 回到正题! 自从克里普克的大作《命名与必然性》于1972年发表以来,在关于名称的描述论和直接指称论之间发生了一场长达30多年的“战争”(Lowe, 2007, 27),它不仅发生在语言哲学领域,而且发生在形而上学、知识论和心灵哲学等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我对克里普克的名称理论及其推论一直持怀疑态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怀疑不仅没有减退,而且越来越强烈。2007-08年在牛津访学期间,我决定去写一系列中英文论文批评克里普克的有关学说,并由此发展出自己的替代性理论。 已经完成的相关工作 《荀子的政治化和伦理化的语言哲学——一个系统性的诠释、建构、比较和评论》,《台湾大学文史哲学报》2008年第2卷,3万字。 《拒斥克里普克和索姆斯反对描述论的论证》,《中国分析哲学2009》, 浙江大学出版社, 约5万字. 《存在先验偶然命题和后验必然命题吗?——对克里普克知识论的批评》,《学术月刊》(上海), 2010年第8--9期, 4万多字. 《社会历史的因果描述论:一种语言观和由它派生的新名称理论》,4万多字,待发表。 “Xunzi’s Politicized and Moralized Philosophy of Language”, 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 vol.36 (2009), 107-140. “Proper Names, Contingency Apriori and Necessity A Posteriori”, forthcoming in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Logic. “Descriptivist Refutations of Kripke’s Modal Argument and Soames’s Defence”, forthcoming in Theoria? “An Interview with Timothy Williamson,” forthcoming in Theoria. “Frege, His Logic and His Philosophy--Interview with Michael Beaney”, Journal of The Graduate School of Letters, Hokkaido University, Vol.5 (2010), 1-28. 本文是新近完成的一篇,分三节: 1. 一种语言观:社会历史的因果描述论 之预设; 2. 社会历史的因果描述论之要点; 3. 对克里普克的论证和其他逻辑疑难的 简短回应。 本文的主旨是: 将语言的社会性、约定性和历史性贯彻到底! 提出一种新的名称理论——社会历史的因果描述论, 以回应克里普克对描述论的批评和其他一些逻辑疑难, 并反驳他本人的由严格指示词和因果历史链组成的直接指称论. 一、一种语言观: 社会历史的因果描述论之预设 我对语言的总看法: (1)如海德格尔所说,“语言是存在的家园” 。我们用语言去谈论世界,通过语言去把握实在;世界或实在通过进入我们的语言而进入我们的认知。但语言对于实在同时有“彰显”和“遮蔽”甚至“扭曲”的作用。 (2)语言浓缩和凝结了人类先前的认知成果,以至在学会一种语言的同时,我们就有意无意地接受了一套切分世界的方式,继承了认知世界的一套价值系统,对我们的先辈做出了一系列文化承诺。通常所谓的人类认知中的先验性、分析性因素,最好从这个角度去加以理解和说明。 (3)语言是人类公共交流的平台,人们运用语言去表达思想,提出诉求,相互沟通,达成相互理解,建构有序的社会生活。因此,语言与世界、与人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与人类的相互交流和理解密切相关。 由此,我要强调语言的如下三大特质: 1.语言是社会性的。 语言是人之为人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它们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而产生,并且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发展。儿童习得其母语的过程,就是他∕她成人化和社会化的过程。“获得某一种语言就意味着接受某一套概念和价值。在成长中的儿童缓慢而痛苦地适应社会成规的同时,他的祖先积累了数千年而逐渐形成的所有思想、理想和成见也都铭刻在他的脑子里了。” 语言至少是在两个人之间交相作用的一个方式:一个言者和一个听者。它要预先承认一个组织起来的群体,而这两个人是属于这个群体之内的,而且他们是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